第五十七章 出征倭国 一(2 / 4)
如果说前些年出征,还要考虑到御驾亲征会增加巨额的费用,即便是最终战胜也难免会有些得不偿失的感觉。但是现在却没有了这方面的考虑,一个是因为如今国内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国库更加是非常的充盈,另一个原因则是辽王殿下再一次给朝廷送来了巨额的财富,总价值超过一千万贯的财物,要知道即便是朝中那些传承了数百年的家族,都没有几家能够拥有如此身后的家底,可是这位辽王殿下却说拿就拿出来了,再加上前些年送给朝廷的钱,真不知道这位殿下是如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做到的。
以前是为国库内的钱入不敷出发愁,可是如今却在为钱多得花不出去而发愁。国库内的钱和个人家里的钱不一样,只有花出去并且花在正确的地方,才能够有效的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贞观时期的朝廷官员还是非常的廉明的,基本上没有人敢于大肆的贪污,所以他们所想的就是该如何的令国库内的钱有效的运转起来。这样看来天子的御驾亲征虽然会显得铺张浪费,但是却可以令很多的行业得到实惠,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这样看来天子的御驾亲征也就并非是没有实际意义,于是负责掌管国库的户部首先的闭上了嘴。
建国初期的兵部主官,都是经历过无数战争考验的武将,都是一听到战争就会热血沸腾的战争狂人,唯恐天下太平以至于下面的士卒丧失了战斗的激情,再加上战争可以促进装备的更新换代,自然不会反对天子出征。
至于吏部和刑部,战争和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关联,所以他们也就懒得因为这种事和天子对着干,所以只是例行公事般的劝说了几句,便不再开口。工部的人比较务实,天子让如何便如何,所以他们甚至连反对都没有反对,便直接的闭口不言。
反对声音最为强烈的只有礼部,这些个平日里无所事事的老家伙们,这个时候终于有了开口说话的机会,一个个的就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引经据典的痛陈天子出征的坏处。然而有了李恪申斥这些个呆板的老家伙们的经验,李世民很快的便让他们闭上了嘴。最终御驾亲征的提议在朝中顺利的通过。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李世民选定的那些个随同他一同出征的官员人选,才真正的引起了朝中的轩然大波。李世民列出的随驾出征人员名单中,辽王李恪作为此番出征的主将这倒也没什么,他虽然年轻,但是这么多年来参战十余次,却从来没有失败过,在已经被誉为大唐新一代的领军名将。至于剩下的人,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经历过无数风雨的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