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出征倭国 五(2 / 4)
营地。至于他和他的亲卫队以及两千步枪兵,则来到了城墙之上。自打李恪来到岸上以后,秦琼便寸步不离的跟随在他的身边,他要亲眼看一看李恪是如何破解对方的防御的。
树木还没有砍伐回来,李恪此刻还不能破敌,不过城墙距离倭国人建造的半地下防御工事只有不到五十丈的距离,给他们制造些麻烦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倭国人的弓箭兵的有效射程也就在五十步左右,也就是二十五丈左右的距离,但是李恪麾下的步枪兵的有效射程却可以达到一百六十步开外,也就是八十丈的距离,也就是说可以非常轻松的便打到倭国人的半地下掩体处。不过,倭国人的半地下掩体的外面覆盖着一层青草作掩护,使得他很难判断出对方的射击孔的具体位置,举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半天,也没有找出几个射击孔来,就不要说没有望远镜的步枪兵们了。
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李恪下令调来一千名刀盾兵沿着城墙一字排开以后,让他们摆出一副进攻的态势,举着手中的盾牌缓缓地向壕沟靠近,不过在没有得到他的命令之前,严禁擅自跨过壕沟。同时他又下令两千步枪兵对应着城墙下的刀盾兵排成两排,每两个人盯住了刀盾兵的前方,然后前排步枪兵采取卧式射击的方式趴在城墙的地面上进行瞄准,而后一排的步枪兵则采取蹲式射击的方式瞄准前方,在听到自己的命令后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射击。
一千名手持盾牌的大唐刀盾兵刚刚走到壕沟的近前,身处于半地下防御工事中的倭国人士卒便开始进行射击。这些倭国士卒之所以如此早的便开始射击,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隐藏地点已经暴露,不再具有突然性,所以也就不再有机会打大唐方面一个措手不及。既然如此就不如将他们阻挡在壕沟的对面,使得他们没有机会靠近,也就没有机会寻找出防御工事的弱点,并针对这些弱点进行攻击。
然而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大唐方面此次的佯攻,其目的恰恰是他们本身,而并非是他们前面的那些个全地下的防御工事。大唐的刀盾兵在倭国人射出弓箭的同时,便俯身蹲在地上并且将手中的盾牌倾斜着立于自己的身前,这样一来不论是对方采用直射的办法,还是抛射的办法都无法伤害到他们。
就在这个时候,城墙上面的步枪兵们则正在仔细的观察者自己正前方所射出的弓箭的具体位置。倭国的半地下防御工事的射击孔,要想满足弓箭手抛射的要求就不能开得太小,否则的话弓箭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抛射。这样一来射击孔的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