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出征倭国 七(3 / 5)
“说到火器的应用,只怕没有人能够比我更加的清楚,如此复杂的地下工事,一个指挥不当就有可能伤及到我们自身的安全,所以你就不要和我争了。”
“是!属下遵命!”
李恪这时才传令下去,所有已经进入到地下工事内的士卒,全部都退回到已经占领的房间之内进行防御,并且等候下一步的命令。然后又调来两千名刀盾兵和两千名步枪兵,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每十八人为一组替换下已经占领的房间内的士卒,而那些已经下到地下工事内的士卒,则回到地面之上进行休整。
在接受了李恪下达的命令之后,每一名刀盾兵都携带着两枚炮弹下到了地下工事之内。他们此番的任务只有两个,一是将盾牌立在前面为后面的步枪兵作掩护,二是将炮弹上的引信点燃后扔到对面的倭国士卒中去,或者是在他们前进的途中尚未被占领的房间内去。地下工事内的通道只有一丈宽,最多只可以容纳下三名刀盾兵并行,每组十八人正好可以分成三组交替前进,何以最大化的发挥作用。
李恪下到地下才发现,实际上地下工事并不算很大,原本他还以为整个地下工事会向左右两旁一直延伸下去,实际上却满不是那么回事。地下工事应该是一个个的独立的地下空间,一条通往后面的通道两旁,各有十丈左右的距离,再往外就是墙壁了。也就是说倭国人建造的地下工事,是由一个个二十余丈宽的地下工事所筑成的地下工事群,而每一个地下工事内(包含后面的半地下工事在内),都驻扎有四百人以上,其中有四百人负责控制由地下向上刺出的地刺,剩余的人则负责用弓箭配合,同时也起到一个了望哨和发布命令的作用。
李恪所在的这个房间,已经是这个地下工事内最右侧的一个房间,出门后再往右就已经是墙壁,他还曾经伸手敲了敲墙壁,根据声音不难判断出墙壁的厚度至少也要超过一尺。他下来的时候,大唐的士卒们已经将所有房间都清理干净,如今正在通往后面的通道口处与倭国的士卒交战。不过由于双方正处于混战状态,所以暂时无法使用炮弹去炸对方。
李恪想走到通道口处去看看的时候,被前面的士卒给拦阻下来,拦阻他的士卒告诉他,通道内有倭国人的弓箭兵躲在他们的步兵身后,抽冷子向这边突施冷箭,现在出去并不安全。
李恪却发现有八*九名步枪兵正蹲在正对通道的墙角处,不时的站起身来放上一枪,而且还不时的换另外一组人接替他们,不由得有些好奇的问道:“对面的倭国士卒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