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血战光华门(一)(5 / 6)
孙玉民视察各个碉堡时,发现有部分洋灰(水泥)尚未干透。便让大家都在内里点上了火堆,南京的冬日本身就很冷,火堆一点,既给战士们解决了取暖问题,又加快了它的干固程度。
战士们不懂洋灰干不干,工事牢不牢固。他们只知道在这寒冷的冬日里,他们敬爱的营座愿意让他们在工事里面生火取暖,光这一点就让大家觉得很感动,让大家觉得很温暖。
两个大城门洞里的大碉堡用的洋灰和铁板和铁条最多,干固得最慢。孙玉民很是着急,生怕来不及派上用场。命人将武器弹药以及其他的物资全部搬了出来,在碉堡内生起了一个大的火堆。城楼上做的那些小碉堡上面都堆了几层沙袋,轻重机枪和四架机关炮在外城瓫城墙上组成了一个交叉射击阵地。战士们现在看不出来效果,待真正打起来,就会知道由孙玉民布置的重火力会多么地让人惊讶。
孙玉民的第一个指挥部直接设在了城门楼上,他也怕死!很猥琐的在城门楼正中间修了个碉堡,圆圆鼓鼓地像个特大的南瓜,跟这古色古香的城楼显得格格不入。
南瓜碉堡设置了五个射击孔,里面布置了一挺机关炮和各两挺轻重机枪,两条电话线两部电话机把团部同这里和这里同下面碉堡连在了一起。这里驻守的是他的王牌:机炮排一部。
二营的迫击炮在总队炮营教官的指导下,设置了两处阵地。城门外已经被孙玉民下令清除了所有障碍物,这片几百米宽上千米长的空地,已经被炮兵们标注成了网格式的弹着点。
城墙上沙袋一路排开,构成了好多个单兵射击位和轻机枪射击位,虽然有射击位但是除了每隔一段距离趴着有一名士兵外,其他的地方包括一些小碉堡里都没有看到人。
二营的官兵们没有像其他部队一样早早地就守上了城墙上,大都沿着城墙角和城墙楼梯坐着,这是孙玉民的命令。
几个城墙楼梯下面和城墙根都挖有一条半人深的沟,沟边堆着许多沙袋。孙玉民在前些天的训练中仔细讲解过怎样躲避敌机轰炸和扫射。这条城墙下的沟其实严格说起来是不合格的,但碍于地面日军火炮的威力,孙玉民只能这样布置。
高团副和周海南不懂孙玉民为什么不让士兵上城楼,他们在旁边提醒他,二货团副说道:“如果督战的宪兵团发现了就麻烦了,恐怕会报我们弃阵地逃跑了。”
孙玉民一张脸阴沉下来,说道:“谁敢说二营逃跑?你这个团副和我这个营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