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明知山有虎(2 / 6)
说尽管自己挥动了蝴蝶的翅膀,可历史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还是将原本背离历史的车轮给一一拉回原本的轨道?
原本在作出助守衡阳的决定之前,孙玉民也是有过这样的疑惑,自己倒底有没有这个能力,能改变历史上的某一个点,一个不影响进程的点。孙玉民非常想去试着做一下,南京保卫战、兰封血战他屈服了,因为那是军人的本份让他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去改变什么;花园口事件,他很想去改变,也做出了实际行动,专门派出部队,可无奈于身负重伤,清醒过后已然来不及去阻止;高将军的事件,他犹豫了,那是因为自己还幻想着统领数万人马,和鬼子真刀真枪地干上几仗,也算是他有着一己私念吧,不愿扯入到事事非非中。还有着许许多多小的事情,现在想想,未必就不能够改变,其实差的只是自己迈出的那一步。
可让孙玉民没有想到,当自己真正的迈出那一步时,残酷的现实,又给他泼了一盆冰水。二十师助守衡阳立马就损失了炮团,而从战情通报上来看,他们现在还陷在苦战中;139师奉命杀进城里,可这才几天,连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吴林生和着整个417团都覆灭了。这血淋淋的事实,又让孙玉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迈出的挑战历史的这一步,倒底是不是正确的。不管是从情感上来讲,还是理智的去分析,从目前来看,自己的这一步似乎都是错的。
他嘴上在问着唐春红问题,可是脑子却如同高速电脑一般,在不停地计算着,最后不仅连唐春红的所有回答全然没有听清楚,而且还把自己的思绪弄的一团糟。
满怀着重重心事,孙玉民返回了临时搭建的指挥部里,邓东平和着一帮参谋干事看到他回来,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到了他身上。
“军座,现在衡阳城的战斗打的怎么样了?”
这个问题是邓东平问出来的,作为十二军的参谋长,他问这个问题那是很正常的,但孙玉民此刻却是不想回答他,甚至心里还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如果面前站的是刘文智,那该有多好呀?
孙玉民会有这样的念头,并不是说他不喜欢和信任邓东平,相反他对于这个在逃亡路上结识的兄弟,是份外的看重。他之所以盼望站在面前的是刘文智,而不是邓东平,是他们两个人身上的特性导致的。刘文智担任参谋长的时候,常常会自己做出一些决定,而且这些决定往往都会是正确的,而邓东平担任参谋长,他只会提出一些建议,在孙玉民没有点头的情况下,是绝不可能会提前筹备的。其实按照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