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登基称帝(2 / 6)
除兵败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此建议,李存勖心中很是迟疑,毕竟大军刚刚打了败仗,正应该低调一些才对,你却让他在这种时候登基称帝,怎么都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就在这时候,南方吴国有消息传来说,吴王杨渥正在为登基称帝大造声势,甚至还闹出了“李氏当亡,杨氏当兴”的谶语。
这一下,李存勖顿时怒了。
“想我李家自祖辈起,三代人皆为大唐忠臣,有保扶社稷之功,又得天子厚恩,赐以国姓;那杨渥竖子,祖上不过是挑粪耕田之辈,如今尚且敢窥视至尊之位,孤岂能连此人都不如?”于是下定决心准备称帝。
二月初,当杨渥率领百官前往祭拜昭宗陵墓时,晋王李存勖在邺城下令设置百官,以豆卢革和卢程二人为行台左右丞相,任命卢质为礼部尚书,其他张居翰等人也都有升赏。
接着,李存勖又命刚刚任命的礼部尚书卢质立即着手,准备登基称帝的一应典仪,并在邺城外修筑祭天之坛。
李存勖毕竟是沙陀人,虽然入中原已久,基本上已被汉化了,但他骨子里还是崇尚直来直去的那一套,对中原繁杂的礼节不怎么重视。
所以当杨渥又是祥瑞,又是祭拜唐高宗等人陵墓,又搞出百官劝进等事情时,李存勖却没那么多花样,而是准备直接登基称帝,最多就是在称帝前准备祭天而已。
……
四月初,当杨渥一行返回洛阳之时,晋王在为称帝做准备的消息也在这时候传来,朝中百官顿时便坐不住了,开始准备第三次劝进。
这一次,相比于在长安的第二次劝进,声势又更进一步。
除了朝中百官和李茂贞、李仁福等地方藩镇全部到齐外,高丽、百济、新罗以及倭国也派了使者前来,甚至连远在海外的真腊等国,同样有使者抵达。
倭国自不用说,前两年刚被吴军收拾过,现在当然要小心点;高丽、百济、新罗三国如今正发生激烈大战,自然想要派人来寻求吴国的帮助,至少也要保证吴国不倒向敌人一方;至于真腊等国,也都担心吴国进一步在海外扩张。
所以在今年年初吴王即将称帝的消息传出后,这些小国也都派使者前来,正好赶上了百官劝进。
如此一来,造成的声势自然更超以往,许多人都在惊呼,吴国不知不觉中竟然已经有了昔日大唐盛世时万国来朝的气象,一些人更是认为此时的吴国已经能与昔日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