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将变(4 / 5)
冷道:“九王叔,你为会你的母亲忍辱负重,他们便不能为他们的母亲讨还欠债了?若太妃不曾施手害人,焉会有今日处境?”
广怡王怆然怔住。良久后,觑她神色,“你爱上孝亲王了?你还终不能免步你姐姐后尘……”
“莫提我姐姐!”谌墨击案,“你们每人都喜拿我姐姐说项,我的姐姐何尝欠你们来着?若我猜得没错,那封引我到牡丹园目睹孝亲王与贵王妃幽会的信,是你递的罢?你一直想引起谌家与孝亲王的隔隙,难道是为替我姐姐出头?”
这女子……?广怡王面色青白相加,“你姐姐命丧孝亲王府是事实……”
“我姐姐的事不劳你过问。”谌墨心生厌烦,挥止,“九王叔的东西到底拿来没有,还是您有意废止合作?”
与三兄弟有牵扯者,必不得善终,既然她一心飞蛾扑火,旁人又能奈何?广怡王不再费舌,取了袖内乾坤:“这是其与外域来往的信件,外域鉴章及其私节人印章凿凿在目。”
“有功九王叔了。”谌墨将案上包裹推过,“九王叔只管设法将太妃接出宫来,静候佳音就是,三日内自会有人与阁下联系。这人皮面具的用法,附有书面指点,请潜心修习。至于这两份西域客商的身份证物,请小心保管,尤其小心您那位王妃。”
“你也要小心,她近来与忠亲王往从甚密。”广怡王将一干物事收理整齐,临出门前,仍是抛下一句叮嘱。
广怡王的叮嘱,委实由心而发。
天熙帝临朝,高高金殿之上,大奖太子治淮之功,五皇子灭匪之劳,并对二皇子、四皇子协政之才予以肯定,左右两相的辅政之能加以褒赞……总之,一碗水端得四平八稳,旨在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谈何容易?
太子地位弥坚,五皇子得意庙堂,仅受了几句称许的二皇子目睹此状,对那个可以指颁一切的龙位,向往之心更形盛腾。
“告诉赫连铭,他要的东西我马上替他拿到,要他也落实许诺,起兵应我。”
不多日后,一场宫廷巨变,事发紫华城。
此场惊变,牵连甚广,却仅入狱一人,后人始称其为“王妃疑案”。后又因其他变果,另称“帝妻诬案”。更因此案直接导致天昱皇朝庙堂易主,又有史家称其为“易帝之变”。
后有歌云:
易帝之变,变万千,
风云突起,起婵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