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传说(3 / 5)
“你的意思是,你就是想给我讲个故事而已?”付小药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屑,根本不相信眼前这人的鬼话。
这人能对着她隔岸观火,直到她不得不求救才伸手帮忙,肯定不可能是为了讲个好听的故事,要有这样的事儿,那天晚上他就该讲完了才对。
郑小岚无奈的摊摊手,“作为一个淑女,你真不该这样怀疑一个绅士。”
“天朝可不流行什么绅士淑女的,你要真是这个打算,那我就在这儿听,听完了我就闪人,咱们从此两不相欠”付小药嗤之以鼻。
“好吧,好吧……”郑小岚无奈的道,“其实,我还想请付小姐把手上的一件东西转手给我,当然,价格绝对让付小姐满意。”
“什么东西?”付小药不解,她手上值钱的就几个破石头,对于这种富得流油的军火商来说,根本不值一哂。
郑小岚道,“付小姐还是先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又是故事,付小药接受不接受都得听,无所谓的点了点头,搞清楚了事情以后再做决定比较好。
石牛对石鼓,白银万万五,谁能识得破,买下蓉城府。
这是蓉城流传的一首歌谣,暗藏了一个悬疑的宝藏秘密,自从大西南王张献忠死去以后,就一直流传下来,即便是在今天,这一批传说中的宝藏也值三十多亿。
三几年的时候,蓉城的杨白鹿先生把家传的藏宝图献给了当时的蓉城人耳熟能详的傻儿师长,范绍增,希望他能拿着这些钱来抗日,在望江公园派人挖到了石牛和石鼓,然后,根据石牛和石鼓的指示,在紧邻的锦江中挖到了三筐破铜钱。
至此,这个宝藏的事儿变成了传说,少有人问津,直到五十年代,有彭山的渔民在江口镇的一条江中打渔,捞起了一块刻有蓉城府字样的银锭,而恰巧的是,就在这条江两边,石龙和石虎遥遥相望。
后来渔民大范围的打捞,却也没捞到什么,不过,根据史料记载,这可跟张献忠的宝藏没多大关系,是张献忠逃难的时候,让工匠做了许多的木匣子,把银子镶嵌在中间,顺江漂流而下,打算到下游的时候再捞起来,结果在彭山就让清兵给伏击了,后来让乾隆捡了便宜。
沉银归沉银,谁也不会带着全部的身家跑路不是?大多数人还是相信这宝藏其实还是有滴。
果然,在零五年的时候得到了证实,在彭山的一工地,又给挖出了好几个银锭,而就是今年,又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