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吾爱(十七)(2 / 6)
蕴含的杂质,主动在内部分化出一个个神职,各司其职,
让信众专门祭拜自己有所需求的神佛,以此来降低负面影响。
正因如此,现实世界人类社会最早诞生出的,都是多神论,而非单神论——单个掌管了所有神职的神祇,几乎不可能从海量杂质思绪冲击中维持自我,
越是庞大的信仰之力,就越考验神祇的意志。
所以才要依赖神火。
神火,其实更像是神力积攒到一定程度,量变引发质变的标志。
像你这样的半神明确自己的神职,让信众有个可以依靠的明确宗旨,积蓄了足够的信仰之力,
然后点燃神火,
熔炼信仰之力中的杂质,净化自我,正式成为神祇。
而在成为神祇后,神火也会继续承担净化杂质的责任。”
尸毗王平淡地说着有关于信仰封神的诸多事项,淡淡道:“当然,就算是神火,也绝对不可能百分百剥离杂质。
各个神系,各个时代的漫天神佛,绞尽脑汁想要降低信众思绪杂质,以此来维持神明自我,却怎么也无法做到。
他们先是残害平民,刻意让平民不断陷入天灾人祸,只能时刻依赖于神祇伟力,
却发现这么做效率太低了,
平民人数稀少,导致信仰之力总量低,大量神佛为了争抢这一点信众,反而会自己内部打起来。
于是,他们开始教化。
派出各种各样的使者,普罗米修斯什么的,
教导民众生存生活技艺,教导他们耕作种植,畜牧农桑,建设房屋,
同时也经常施展神迹,庇护自己管辖下的普通人类,让他们不受野兽妖魔伤害。
教化方针下,人口迅速增长,信仰之力总量上升,
然而还没等神佛们弹冠相庆,新的问题又发生了。
越是聪明安逸的人类,对世间万物的怀疑认知就越深刻,思绪也就越杂乱。
就像原始人一整天只需要想着吃喝拉撒,
而封建农民则要想着耕作种植,应付收税官与恶吏,养育孩子等等。
为了不让平民多想,
神佛们又开始了愚民。
他们一方面派遣使者、先知,传播他们的信仰,抨击一切可以威胁到他们存在的思想,封锁科技进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