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河南(一)(3 / 4)
,每月耗粮最少在二十万石之上!
解决粮食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
当即就有军事参谋总署虞侯司作战处的某些激进参谋提出了一个秘密方案:效战国长平之战,坑杀联军降卒!方案中信誓旦旦的称,坑杀近四十万联军降卒,不仅可以免除粮食之忧,还可以减少燕军的后顾羁绊,防止这些降卒将来有变,最后,此举能够震慑天下,让天下诸侯生不起反抗之心,为统一大唐扫清障碍。
李诚中看到这份方案后吓了一跳,当即头疼不已。当年秦国坑杀赵国降卒后,致使赵国举国无丁,从一个能够单独与秦国抗衡的强国,立刻变成弱国之流,此举确实极为有效。但坑杀联军降卒,看上去似乎在效当年秦国之策,其实两者之间的区别,差以千里。
战国之时,各国世袭数百年,无论人言还是文化,都大相迥异,虽说都是华夏之国,但独为一国是不争的事实。秦国不行此辣手之举,根本不可能征服赵国。此刻却与战国不同,虽说也行“效战国”之策,但大唐延绵近三百年,国祚自在人心,不管是河南道也好,或者河北道也罢,哪怕如今分立了梁国和燕国,都几乎没人会认为自己不是唐人。
如果当真将三十七万联军尽数坑杀,非得天怒人怨不可!
再者联军与战国时期的赵军不同,秦军不可能让赵国降卒调转枪口,不代表燕军不能。近百年来,华夏大地上养成了一批职业武人,今天帮你打,明天帮他打,这是常有之事,只需让这批降卒过得滋润,人家可没有什么效忠之念——就算忠国,人家效忠的也不是才成立一年的梁国。作为大唐入宗室玉蝶的“皇叔祖”李诚中虽然有些汗颜,但这份资历可比梁王更易获得忠心。
因此,李诚中当即将张兴重、姜苗和周坎等人唤来,好一通臭骂,骂得三人脸红耳赤,这才作罢。将这份“方略”当着三人的面一把烧干净后,李诚中直接下达了降卒的处置方案。
解散十五万被梁王临时征募来,兼做辅兵和民夫的河南青壮,剥去甲胄、收缴兵刃,发送路费,遣散回境。这批青壮没怎么经过军事训练,都是田地里刨食的农户,他们与每年固定参加军训的河北青壮不同,不可能拉来稍加整训后就能成军,所以遣散回去当无大碍。
就算有什么对头再次将他们拉来充兵,也就是一击而溃的货色,留下来除了浪费粮食以外,没什么大用。如今李诚中的眼光不止盯在河北一地了,他即将开始征伐河南,因此也不需要将他们迁入河北——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