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进城】(4 / 4)
“是啊,俺们不能让武丢了脸!”老葁婆附和道。
古代交通不便,使得人的社会活动范围很有限,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走出本县外。这使得邻里的人际关系更加重要,周围的人的意见对一个人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一个人做了小偷被抓住,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见到他都说他是小偷,人际关系对他隔阂,使得他在村子里的生活尺步难行。如此形成了一套很强大的道德规范和约束力。
不像后世,骗了全村人钱财的大骗子搬到另一个城市去住就没事了,贪官移民也没事了。
儿子入了赘,要是光明正大地跟着儿子进城,那会被人看不起,在梁父县内生活会尺步难行,那时候就不是请二老进城里享福,而是受苦了。
自己不在乎这所谓的道德,但是道德却是直接影响到二老的生活。
“武,晴娘没有拒绝俺们,她也让俺们进钟家住,但是俺们不肯。”老葁婆劝道,“你不要误会了晴娘。”
看来刚才是误会了她。敖武站了起来,说道:“好,俺先回去了。”既然不能搬,那以后让二老生活得宽裕一点就好。
老葁婆在后面喊道:“武,先等等,你每个月都差这位大兄弟送钱来,俺们也花不完,你拿回去自己存起来吧!”
只见她手上拿着一个黑色的钱囊,递给敖武。她说的大兄弟,是旁边的大虎,见他听到这话目光闪烁,等一会儿再问他。
“不差钱,阿娘留着。”他说完转身向面走去。
老葁头没好气地把之前敖武留下的一串钱扔了出来,“不要扔这里碍眼,自个留身上用。”
敖武接过那串钱,就走了。
一个邻居似乎跟敖家关系不错,笑着唤一声俊秀才,同路而走。后面的二老站在门口伫望。
走了一段路,敖武拍了拍大虎的肩膀,问道:“俺真的每个月都让你送钱过来?”
“呃,呃,姑爷,那是娘子让俺送过来的,而且还让俺说是你差俺送的!”老实人就是好逼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