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那一件事,那一个人(2 / 6)
,主动起身向两人含笑颔首为礼。
“元之,广平你们来了”陆元方终于从那一堆厚厚的公文中抬起头来,为三人相互绍介道:“这位是兵部主司郎中姚崇,这位是门下给事中宋璟。这个嘛就是这一年多来在神都被传的沸沸扬扬的尚书省都事唐松了。都坐下吧”
三人相互拱手再次见礼,姚崇性子开些,笑的也大声。宋璟内敛些,但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却是如沐春风,使人与其相对时不自觉的会感觉到很舒服。
陆元方的行事习惯向来是有事说事,所以三人见礼之后本应有的寒暄也尽省了。
等三人各都寻了座处坐定之后,陆元方看向姚宋两人道:“你二人虽一个任职兵部,一个在门下省为给事中,但素日对吏治均有所思。前几日给你们看的那些东西便是出自唐松之手,如今他也当面,且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听陆元方的说话,唐松倒是隐隐想起在史书中对姚崇就有“长于吏道”的评价。而宋璟更是提出了“用人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的准则,其后来为相之后,更曾经干出过一次罢免庸官数千人的骇然之举。说这两人对吏治有所思确是不错。如此想来,主掌选事的陆元方将他两人找来也就不显得突兀了。
姚崇拍了拍手中厚厚的一沓,恰是当日唐松随那份名单一起交给陆元方的说明材料,不成想陆元方居然将这个东西给他们看了,“唐都事这份名单做的实在稳实,便是陆相不能用,也算为朝廷挑出了一批能实心任事的干才,可谓功莫大焉”
言至此处,姚崇笑着向唐松点了点头,“不过,这份名录若真个公布出去,怕是会惹来无穷非议啊。这名录中以流外吏出身,后又以吏干转为流内官的着实不少,就凭着这个,不知要招惹出多少口舌来;此外,名录里还有一些是在过往考功中‘四善’评定并不太高的,这难免又是是非之源”
彼时官为流内,吏为流外,不入流的吏员要想转为流内的品秩官极其艰难。但饶是如此,这些多是凭借实实在在干才爬起来的人仍然受到那些正途出身官员们的歧视,逢着升迁这样的好事时也屡被排挤,多年来这已是官场上不成文的惯例,唐松此番却是将这样的官场潜规则赤裸裸的无视了,岂能不招惹口舌是非。
此外,在本朝考功中“四善”是对官员“德”的评价,也是最为重要的评价。彼时的考功评价人时有着明显的重德轻才倾向,唐松这份名单中选了不少“四善”的评定并非很高之人,相反备选者中许多“四善”评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