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新鲜出炉小侯爷(4 / 8)
不得干政”的禁令。其影响之深远实难细估。
除此之外,对太平的封赏还有许多,如着将作监重新修缮长安公主府,赏赐钱财布帛等等,这些玩意儿对太平已经没什么意义,也就不赘言了。
紧随太平之后加封的是李显弟弟——相王李旦。他的第一条加封就是加“安国”号,自此李旦便成了“安国相王”。
听到这里,唐松觉得有些意思了。李旦是生生被武则天吓破了胆的人,天天躲在府中不出来,说他是个缩头乌龟其实一点都不过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参与勤王之事?无功而受此大封赏……想着想着,唐松便将目光投向了明堂最前端的狄仁杰。
片刻之后,心中明悟过来的唐松轻轻一笑,狄公啊狄公,为了李唐江山你还真是煞费苦心。
太平与李旦封赏完毕后,下来最值得注意的封赏对象就是狄仁杰本人了,进封“梁国公”本身并不让人诧异,但以“梁”为号足以反映出他如今在朝堂的地位。
自李唐定鼎以来近百年间,被封为梁国公的除了此刻的狄仁杰之外就只有贞观之初的一代名相房玄龄,其人是玄武门之变的谋主,即后世所谓的总策划师。玄武门之变后太宗李世民登基,论功行赏时将之比为汉之萧何。
玄武门之变与此次的宫变有许多不同,却也有很多相同之处,譬如其结果都使两个本来不被认可的继承人最终当了皇帝,譬如房玄龄与狄仁杰相同的梁国公。
这是巧合嘛?或许是,又或许不是吧!
但不管怎样,狄仁杰进封梁国公都是唐松乐于见到的事情,有他在,至少能暂时遏制住韦妃与太平的野心。斗争虽不可避免,但至少不会轻易破局。
狄仁杰对此封赏自然是固辞不就,他的辞谢也确实很诚恳,至少唐松能看出他是发自真心,但以他今时之地位,他若不受封赏,后面还怎么进行?所以在天子一番劝慰,群臣一番固请之后,他便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此后没等多久,唐松终于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当此之时,明堂内众多官员的目光齐聚在了这个走出班次,端立于明堂正中的年轻人身上。
唐松微微低头,脸上身上既没有太紧张也没有太过松弛,洒洒然长身玉立,自有一番远超实际年龄的风流从容。
这年龄,这容貌,这气度,这功业,还有他那响彻天下士林的声名……到此时,明堂之内百官群中终于再难安静,因议论与感叹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