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世间最难是选择(6 / 9)
稍后让你看个够,先说正事吧,你可素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还能干什么?这人都在郡侯府呆了五六天了,我总该来问问婚事的章程安排吧”
“这个先不急”唐松摆摆手,给郑胖子斟上酒,“今天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你又有什么为难之事了?”
郑胖子刚刚落到酒樽上的手猛然一颤,抬眼定定的看着唐松。
唐松迎住他的眼神似笑非笑。
两人对视良久后,郑胖子低头端起酒樽一饮而尽后呵呵一笑,“还真是什么都瞒不住你,罢了,兄弟面前老哥哥也就实话实说了。我想牵头联络天下各地的大绸缎布帛商组织一个总行会,此事务请兄弟你伸伸援手使我得偿所愿”
唐代商贾行中行会的权力非常大,对行内的同业有着近乎强制性的约束力。郑胖子一边干着将锦绣绸缎庄“连锁化”的事情,一边筹谋组建全国性的总行会,其野心之大至此已是昭然若揭。
但问题是唐代的行会多局限于一城一地,还没有全国性行会的先例,而要干这么大的事情,没有朝廷给予官面上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说实话,唐松真的很欣赏郑胖子,欣赏他处事的手段,更欣赏他的眼光与心胸。此人其实真算得上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贾了,尤其是这份有心缔造商业帝国的气魄,恰与盛唐昂扬奋进的时代气质相吻合。
唐松摇晃着手中的酒樽,摇头道:“你想组建如此大规模的行会,单是这交通问题便无法解决,同业遍布四方,来洛阳会议一次路上少则三两月,长则大半载,再好的事情也给耽误干净了”
“让各家都派个人常驻京城总会,日常联络与消息往还借助兵部驿传就是,若是再紧急的,用上加急羽书就是,一天六百里,换马不换人,有什么消息不能极速传到的?只要肯舍钱,兵部能办这等事的人多了”
说到这里,郑胖子嘿嘿的笑声听来份外奸猾,“再则,老哥哥干的这个行当是撵着季节走的,每年大多数时候都是循例而已,哪有那么多急事给耽误”
听了这话唐松才知道是自己想当然了,他以后世信息流动的速度来比照当下,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其实任何一个时代,商贾贸易行业的发展与信息传递的速度本就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而信息传递的快慢对于商贾贸易双方中的卖家与买家是一致的。
在当前这个商业并非异常发达的时代,采用郑胖子所言的方式,再利用上当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