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清风童子(3 / 6)
咱们的事还没完。”
李志常摇了摇头,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等你还能遇见我再说吧。‘
只见李志常振衣而起,划破长空而去,后面紫凰的婢女跟上来,道:“哎呀,我的公主,刚才那个可是太乙混元祖师。”
紫凰奇道:“你也认识他?”
婢女道:“西南数省,家家都供着他的画像,也就公主你不在意这些,没想到有天还能见到真神仙。”
紫凰却不了解当年皇城之事,根本没有宣扬出去,李志常这个太乙混元祖师,十多年来自他门下听道的人,数不胜数,即使后来设了门槛,但之前听道的人,许多都成了帝国的中下层。
以及江湖的新兴势力,无形间李志常的影响力,已经开始波及到大夏朝的每一个角落。
梁王和皇帝联姻,便是开始意识到了这点,虽然李志常不会在意红尘俗事,支持大夏的道门和佛门更不会关心大夏的权力斗争,但是这影响力存在了,若是五台山一脉的人。出了个想造反的,联合这些人物,那危害可不比李志常这些顶尖高手小。
毕竟即使朝廷也不能明令禁止有五台山出身的人,就不能当官,不能参军。
李志常讲道的时候诸子百家无所不包,有教无类。那些听道各自都能学到一些特长,成为帝国的中层,也是顺理成章的。
关键是这一切如春风化雨,自然而然,等到皇帝和一些世家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些人,早就悄无声息的成了一张盘根错节的大网。
这些人大都出身寒门。本来天然就和世家大族尿不到一处,又有一起听道的经历,那就是同窗关系。
天然有抱团的基础。
而那些书院虽然培养精英,但都是选择天资出众的,而且多是钻研经典。求索道理,可谓阳春白雪,妙则妙矣,却难接地气。而且人数也不太多。
对于庞大帝国的中层填补,也不可能全数填补。而且书院出身。多是走科举正道,走得上层建筑,哪里看得上那些低微职位。
那些听道的人有感于李志常的有教无类,自身也不藏拙。学到什么也会传播出去,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李志常一剑斩了梁连,代表着皇族和世家的最紧密联系告吹,即使后面还有合作,也不可能交心。
后来周元亮凭借出身五台的优势,宰执天下,推行新政,那又是多年之后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