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4 / 13)
一个方向看,秦国这皇帝倒是爽快人,也拿起得起放得下,不该被人骂才对。”
海棠听得他这话,有些鄙夷,“刚才你还跟着骂呢,你这种听风就是雨,一点立场都没有,半点风吹草动就开始动摇之人,就是那墙上的芦苇,哪边的风大就倒哪头。”
李筠风有些委屈,“妹妹怎么能这样说为兄呢?为兄刚才的确是想岔了。”一面想起京中那边来的消息,隐隐有些担忧,叹着气道“咱们大齐倒是有骨气,宁死不屈,只是这样一来,不知又要有多少□□离子散,家破人亡了。”
他这话倒不是言之过早,毕竟从陛下想要推行新政来看,他就是想要反抗到底的。
“元国大军已经掉头离去,暂时是不会攻过来,只是秦国之事,让周边的国家如同这惊弓之鸟,真正能放得下大权的,怕是没有几个,到时候还是避免不了一场恶战。”陆言之此刻就希望,这战火莫要牵连到瞻州。
其实众人不知道,秦国那皇帝如此痛快就递了降书却是有道理的。因这秦国大权其实大部分都在那南亭候的手里,所以对他来说,从秦皇便成秦王,也就是称呼变了,该是傀儡还是傀儡,没什么区别。
但是别的国家不一样了。
尤其是大齐,这江山可是辛辛苦苦从别的兄弟手里抢来的。
先皇亦是如此,当今齐皇也是如此。
最微妙的是,这父子俩征战江山,都没有离开北安王。
只要北安王妃再世一日,北安王府就永远听命于他。
也正是这样,哪怕大齐之危已经迫在眉睫了,但是齐皇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担心,更没有因为新政的不顺利而被影响到。
因为他知道,就算是战败,但北安王也会给自己找一条万全退路。
所以,他有什么可慌张的?
但过于的自信,便是自负了,对自身并没有什么好处。又可能是掌控了北安王府这许多年,加上已十分确定李淳风身体孱弱,李筠风则顽劣不堪,不可当大任。
也就是一个李若风好一些,但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前些日子请辞,齐皇也没有半点挽留,这如今忽然想起,便问旁边的顺公公“北安王的二公子,近来在作甚?”
顺公公连忙回着“听说去了瞻州,想是王爷王妃不放心女婿,这才特意让二公子辞了官,去瞻州辅佐咱们那状元郎。”
这事儿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