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年代文里的村支书(8)(12 / 13)
她越想越烦,外面秦父也在烦。
最近不下雨,村里其他人都还好,那些没卖粮食的都在庆幸没有卖,卖了粮食的一边开始买粮食,一边又跟亲戚着商量能不能借粮。
买粮食是有一些不划算的,随着干旱越来越大,镇上,县里,不少人都发现了不对劲。
都是遭受过吃不饱肚子日子的,完全不夸张的说,他们绝对都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开始全家警醒。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段青恩开会说“要来灾年了,大家都别想着卖粮食赚钱了,把粮食都囤起来等灾年吧”的时候,村里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不卖粮食。
要是换成往后推个几十年。
段青恩这么喊肯定没多少人会留粮食。
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这是有没有安全感的问题。
后世这边涝灾了,那边干旱了,全国都在帮忙,救人的,捐款的,发送免费食物和被褥的。
反正可能过的苦,但绝不会饿死。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国家虽然还在努力发展,但因为之前伤筋动骨,一时半会,还真的顾不上百姓们。
旱灾,涝灾,他们当然也会尽力。
但是尽力了,也还是会有人饿死,冻死,等等等等。
而现在,段青恩尽了力,村里人也都没有那种“管他呢反正钱在跟前必须赚”的思维,都选择了保命重要。
于是,在旱灾彻底来临,地里的苗子们一点点死去后,段青恩所在的村子算是十里八村最平静的。
可能是因为之前段青恩就给他们打过预防针,也可能是他们手里头有粮食心里就不慌,也可能是两者皆有。
在这个清晨,段青恩起了床,打了个哈欠,往旁边一看,果然没有人。
年欣欣是个很勤快的姑娘,平时就算是段青恩跟毛桃花说了很多次她不用起那么早,但十几年养成的生物钟也不是那么容易破掉的。
每天早晨,她都会早早起来,勤奋的开始收拾家里,喂鸡扫院子做饭。
段青恩叠好被子,掀开门帘一看,果然见到年欣欣正在厨房忙活。
“欣欣,又起这么早?”
年欣欣回头见到他,脸上立刻就露出了笑:“没办法,习惯了,你先去洗吧,一会就能吃饭了。”
毛桃花过了一会起来了,一见儿媳妇又在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