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4 / 6)
,朕深以为然,不如就赐个光禄大夫的身份,让其协助钦天监编著历法吧。”
“三郎是大明的帝王,这些事儿看着办就行,母后之所以有此一问,不过是好奇罢了。”杨太后顿了顿,又道。“目前赈灾的这些事儿自有母后管着,你就放宽心、跟紧辽东战事,要知道此战不止关乎满洲鞑子今后命运如何,也关乎大明今后国运,所以此战必须胜不可败。”
“母后,三郎懂你的意思。”朱慈燐一脸正色的道。“内政方面就劳母后多费点心思了。”
此次谈话后第二天,杨太后以太后之尊告谕户部、都察院:直省告饥,而畿辅、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又有百姓茹土食菜,并无菜色,且剜肉爨骨,殣以泽量,言之堕泪,哀家怜百姓之苦,特开国库,从外广买粮食,以赈济受灾百姓,至于聚众作乱人,哀家已查出事出有因,逐决定既往不咎,此示朝廷宽容。
此谕召一出,先不提已经得到了安置的灾民是如何的感恩戴德,李青山一众听闻此谕召后,立马归降。杨太后见过李青山后,觉得他人还算不错,便将他交给了准驸马李定国□□。
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一带的旱情处理完毕后,时间转瞬来到七月,杨太后刚下懿旨,将两位长公主、外加一位异姓郡主分别指了人后,愉悦的气氛还未散完时,又闻锦衣卫飞马来报,说夜半平陆地大震。震坏城垣民居,山崖崩裂,死伤无数。
接二连三的天灾发生后,杨太后突然想起了一种后世比较灵异的说法——气运。 “难道真如后世所说,满清鞑子有大气运加身,所以才能以百万人众打下了人数亿万万的大明。”
好像自和满清鞑子开战后,从泰昌十二年起,就没有一年不出现大面积的天灾,更有甚者还出现了官员玩忽职守、激起民愤之事,
想到此处,就连强势如杨太后的,也忍不住给三清上了一炷香,求求心安。
不过虽说这样,杨太后因为自身穿越的关系、变得和古人一样信鬼神,但不一样的则是,杨太后并不怎么信命。所以即使怀疑满洲鞑子或许真有大气运加身,杨太后也绝对不会放弃一击将满洲国破的机会。所以已经不怎么理会朝政的杨太后再次出手,让朱慈燐专门盯紧了辽东战事,而自己则盯紧了国内,务必不让时不时冒出来的天灾影响到了辽东局势。
目前虽说有天灾层出不穷的拖后退,但她杨太后还就不信了,内政处理妥当外加辽东军全力以赴,难道还打不下一个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