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实务策(2 / 3)
更忙,但他仍然抽出时间派人将他觉得有可能考试的题目整理出来,并且将一些不涉及朝廷机密的奏折都整理出来,派人交给王玥,好让他可以有参考资料。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王玥还考不好的话那他当真可以洗洗睡了!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农事的,涉及到引种土豆和红薯。土豆和红薯原本就是明代引入中国,而大齐取代了原本的明代,大齐的开国皇帝又是个穿越者,在发展农业的时候自然会想着引进土豆和红薯这两种高产作物。
不过因为那一僧一道搞的鬼,原本已经引种成功的土豆和红薯就被蝴蝶翅膀扇飞了,以至于不得不重新开始。
发展新事物从来都是困难重重的,哪怕土豆和红薯的产量惊人,实在是个能救人性命的好东西,但大部分大齐百姓根本不了解这种作物,哪怕有朝廷做担保,但到底是涉及到庄稼,涉及到田地,许多人都选择谨慎行事,情愿稳妥为上。
而朝廷虽然知道这种作物对于百姓和国家都有益,但朝廷也不能因此就粗暴推广,否则稍稍不慎就会引得民怨沸腾。
更何况到底是外来作物,能不能适应还不一定,需要不断培育,选择良种,而且也需要让百姓看到这种作物的的确确是高产量,有保证的,到时候不用朝廷督促,百姓们就会自发种植。
不过现在已经过了最开始的准备阶段,朝廷已经储备了足够多、适应良好的良种,而经过几年的宣传,大部分百姓都已经知道这两种高产量的作物了,像南方那边的农业发达的地区倒还罢了,他们并不着急,而像西北等不适合耕作的地区不但官员多次上书请求朝廷分拨良种,百姓们也多次请愿。
只是即便条件成熟,朝廷也不可能一股脑儿的把种子下发,任由百姓自顾自的耕作,肯定需要一个计划,不但要发挥这些良种的作用,也要避免百姓愚昧,将好事变成坏事,也要考虑到某些心怀不轨之人暗中使坏,破坏朝廷的计划。
而如何推广这两种作物,就是他们的考题。
不过到底是考场之上,时间紧凑,不可能说的太详细,大略说个计划就成。
徒晖之前传给他不少大臣们的奏折,这件事是朝廷今年大事中的重中之重,臣子们关于这件事的奏折颇多,王玥吸纳了他们提出的好的地方,又补充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再润色一下,一道题便算是完成了。
第二道题事关雪灾的赈灾情况,事实上朝廷一向很重视关于雪灾的事情,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