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6 / 7)
最后出乎意料地与一个“根正苗红”的贫农子弟陷入爱河,爱得不管不顾,毕业后既没有接受学校的工作分配也拒绝了父母的挽留,跟随丈夫南下,却生活得不尽如人意。辗转了一圈又回到Y市,接受了父母的帮助,生活安定下来,渐入佳境。她在大好的年华因为生子放弃了工作,随后在家专心相夫教子。男主外女主内,当时也颇引人羡慕。后面的故事就俗套得不能再俗套了,风生水起的负心汉抛弃了共患难的糟糠妻,离了婚,糟糠妻除了一套房子,什么也没留下,父母过世,独生子在国外,孤家寡人且久未工作的她已经和社会完全脱节,当年才华横溢,现在也放不下身段去做保洁之类“低技术含量低门槛”的工作,靠着养老金守着那套房子度日,如今生了病,身边没有一个能照顾的人。
“校校,你以后千万不要像我一样,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一定要经济独立,一定要盯紧了丈夫,当年,如果我……”
我对于这位小时候见过的阿姨并没有太多感情,她的遭遇确实值得同情,于是我只能说“好,记住了。”
两个小时候后,是护士把我从病房解救了出来。但凡与她接触过的人,都被她成日祥林嫂式的“我当年……我后悔……如果……可惜……”给磨蚀掉了耐心——不是人们没有同情心,而是再好的故事,讲多了,也就无味了。不停地讲,不停地讲,不停地讲,悲伤的故事总有一天会变成众人口里嚼烂了又吐掉的残渣。如果她人生接下来的时光还把自己沉埋在“倘若我当初……要不是我当初……”这样的埋怨里,那么她的一辈子真的就只能这样了。
她的故事纵使有借鉴意义,但对我没有什么借鉴意义,因为我不是她,顾魏也不是她前夫。
——————————————————————————————————————————
我:“如果您是担心我因为家庭就放弃了事业,那么您多虑了,某种程度上,我和顾魏是因为事业而放弃了一部分的家庭。结婚一年半,我们聚少离多,这是我们第一次一起过节,也就只有四天时间。”我和顾魏能修成正果,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水到渠成没什么波折,但是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能维持我们一路走来,需要多少理解、包容和牺牲。
林老师附和:“俩孩子挺不容易的了,你还想干嘛?让他们俩干脆两地分居专心搞事业?那样才真的容易出问题。”
娘亲:“你要弄清楚时间和机会不可能等你,你现在丢掉了一个机会,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