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运筹帷幄(3 / 4)
农器械总集,名《虞氏工图志》。定北侯吴永嘉不甘其后,将吴氏数代毕生兵法统分,去粗取精,撰《大越兵法》。另有太史令太安,通观蒲朝末期至越朝太祖、高祖之史实,编成了《越书》。虽其后几经增补,最有名的仍属其中两部本纪——《太祖本纪》及《睿后本纪》。当世之人纷纷传言,若是能得到这三本书,必能得到天下,一统九州,成为盛世明君。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还没人知道。投身于越魏战场中的兵士们也都不知道,开头这一个借口,就是成周事变。它被后来的史学家公认为是越国称霸过程中显著的分水岭,从攻打陈国时的试探变成了后面的成竹在胸。
普通人不知道,并不能代表做出决定的人也毫无预料。坐在更高的位置,自然要看到更远的地方。
十二月,大雪飘落,再逢年关。但前线数十万将士奋勇拼杀,自然是没法过得好的。虞婵如今是王后,自然毫不犹豫地吩咐下去,新年一切从简,能省下的都省下来,派人运到前线去。前几次昭律出征时都带着她,但今年春夏之时她要养身体,根本不可能出门去车马劳顿。再说还有两个小包子,软嘟嘟的,连路都不会走,怎么能带到战场上冒险?自然还是要留在宫里了。
昭律惦记着前线战事,又不放心看不见妻子娇儿,急得嘴巴上都冒了几个泡。不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前线军事大权归在吴氏爷孙手里,他若是还信不过的话,这王位也就不用坐了。毕竟作为一国之君,还是留在后方为妙。虞婵再劝了他几句,他只得老老实实地留在呈都里坐镇指挥,等着最后关头再亲自出马。
反正如今越国军队的传信可比什么八百里加急都快,昭律也不担心如何耽搁。而且照他们的估算,长则三年短则一年,他们一定能打下魏国——越国国富兵强,军队披坚执锐,手中还有还未现世的火药,如何不能赢?拼实力魏国明显不行,也就只能拼计谋了。
就比如说成周那里刚开战,他们就都意识到了对方想做什么。越国造的舰船可是大家伙,魏国派人偷去不大可能,但是暗中观摩一二还是没问题的。而如果看了样子,魏国就会知道,水战他们不会有好处——本来两边实力可能是差不多,但是突然有一边加了铁壳子的、兵士无法靠勇悍就能对付的东西,想也知道应该避其锋芒。
这就是魏国选择在十月以后宣战的原因。因为这时间后过不了多久就入冬了,洛水开始结冰。初冬的时候,小船可以在薄冰间灵魂穿梭,铁船就肯定更慢了。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