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旧事(1 / 4)
镇上的集市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两人一个时辰逛完了,买了些调料之类的花了两个铜板坐着回村的牛车回了家。
回到家以后,徐芷自己尝试做了几种小吃给于氏和几个孩子吃,一家人吃的都很开心。徐芷与于氏商量了一下做生意的事情,于氏也觉得应该想法子挣点钱,关于要卖哪种吃食,两人都觉得煎馒头片比较好,做的时候方便,卖多少做多少,本钱也用不了多少。
说做就做,第二天徐芷带着明松去铁铺定做了铁炉和铁锅。盛朝战争不断,铁具稀缺价高,于氏把家底都给了徐芷,这一次可算是不成功便成仁。
几天后徐芷带着准备好的东西租了村里的牛车去镇上,牛在这个时代是个大物件,村里只有两户人家有,租一天需要五十个铜板,另外草料自备。也就是沈家在村里的口碑比较好,不然人家还不愿意租呢。
出摊第一天还算不错,刚开始价太高没人买,架不住热腾腾的味道太香,有人买了尝一下就喜欢上了,接下来生意就好做了。晚上算了一下账,去掉成本以后赚了一百多文,一家人开心的不得了。
万事开头难,既然开始几天生意都不错,接下来每天的收益都不少,接连几天收益一天比一天高,七八天后才稳定下来,每天收益都三四百文。
这样攒了一个多月,存下了十来两银子,于氏去了沈大伯家大嫂文氏和侄媳刘氏来家里照看孩子,打算跟着徐芷去县里挑牛犊。
沈家早年去世的沈爷爷是家里的幼子,排行七,年龄不大辈分大,出生的时候六个哥哥都有两个成婚了,家里的条件也比早几年好些了,很受家里的老人宠爱,又有几个哥哥供着,就念了几年书,可惜时运不济,十几岁的时候跟着同窗出去游玩淋了雨,打那以后身子就不好。
两老一看幼子这身子坏了,科举无望,就给说了门亲事,又怕两人百年以后幼子受兄嫂欺负,特意给找了个泼辣的,不过老两口可能没想到他们的这一担心是让沈爷爷在没受过兄嫂的欺负,但是缺坑了自己的两个孙子。
沈爷爷身体不好,和沈奶奶两人一辈子生了五男两女,最后顺利长大的只有沈大伯沈儒海和沈父沈儒江,沈儒海比沈儒江大六岁,小时候也上过学堂,但天分不在此,后来也就放弃了;沈儒江独独对算账有兴趣,后来做了生意。
沈儒海十七岁成亲娶了隔壁村的十六岁文氏,直到二十三岁才有个身体羸弱的儿子沈启福。文氏老实,从进门一直被沈奶奶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