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9章 任务提前(4 / 6)
就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关于‘互为犄角之势’的故事。
先是兴平元年(194年),三姓牛马吕奉先被曹老板打的走投无路,投奔占据徐州的刘大耳,刘大耳便以‘双方互为犄角’的战略考虑,将吕牛马安排在了徐州城外不远处的小沛。
——没错,这个‘小沛’,正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老家:沛县。
兴平二年(195年),袁术攻打徐州,刘大耳率军抵挡袁术大军,让三弟张屠夫留守徐州。
之后的故事,就是那段耳熟能详的经典了。
张屠夫一边贴上‘绝不能喝酒,绝不能打骂士卒’的对联,一边请留守的将士喝酒,并当场挥起军鞭,把一个不愿意喝酒的军官给抽了一顿。
这个军官怀恨跑到吕牛马身边,陈公台在一旁稍劝一番,徐州便顿时易了手,三姓牛马吕奉先,也总算是有了一块立身之地。
刘大耳那边正和袁术打着仗,就听说徐州易手的消息,赶忙往回撤退,便发生了那极具戏剧性的一幕。
——为了‘报答’刘大耳曾经收容自己,把自己安置在小沛的恩德,吕牛马大笔一挥,对刘大耳说:皇叔率军驻扎小沛吧,你我双方互为犄角之势,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从这一番闹剧之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对于古华夏军士战略界而言,有一个‘互为犄角之势’的盟友,是多大的一个执念。
而汉室在一个看似毫无战略意义的位置,设立雁门郡治善无城,实际上也正是出于这个考虑。
当马邑受到攻击之时,位于马邑以北的善无城,能和马邑互为犄角之势。
虽然实际操作中,就算马邑被全面围困,善无城内的汉军步卒也不敢出城,去硬刚匈奴骑兵,但不敢和不可能,到底是两码事。
为了保证攻打马邑的过程中,菊花不会被善无城内的汉军士卒捅破,匈奴人只能分出一部分兵力,以保证善无城自顾不暇,无力支援马邑。
但在匈奴人分兵善无的那一刻,汉室建立善无城的目的,实际上就已经达到了。
——互相缓解防守压力!
就拿此次马邑战役来说,从武州塞进入的匈奴先锋,斥候探子已经在马邑城外发现的,便有折兰部族的鹰雕大纛、白羊部族的羚羊大纛,以及楼烦部族的长弓大纛。
三个部族合在一起的兵力达到了三万到四万之间,大约为六个万骑的编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