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7 / 10)
些受不了他的挑剔了。
与《第九封信》不同,《距离》的资金充足,拍摄期间陆珏就邀请了电影配乐界的大师谢宏之先生为《距离》创作配乐。
要知道,作为大师谢宏之接触过的导演不知凡几,国外的大导他也不惧。然而,就是这么厉害的人物,在面对陆珏的百般挑刺时,却没了脾气。
原因无他,正是陆珏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质疑都恰到好处。
他与那些不懂音乐的导演不同,谢宏之能感觉到他对音乐有所了解,他们每一次的改动都比之前更好。
这种感觉,让谢宏之沉迷。
咳咳。
当然,作为大师,谢宏之可不会愚蠢的表露出来,更重要的是聊到了心头好,他也忍不了那臭脾气。
于是,两人每次对话,总是伴随着争吵,令外人担忧不已。
另一边。
与编曲不同,剪辑师郝嘉业总是顺着陆珏,从不对他的决定发表任何意见。
郝嘉业,是那么的听话。
这种过于顺从令陆珏感到怪异。
郝嘉业,原白韵影视的员工,青空创建时,跳槽到青空的剪辑师。
之前《第九封信》时,郝嘉业就格外顺从陆珏,宛如一个工具人一样,圆满的完成每个工作。
当时,青空急于证明自己,陆珏也没太关注郝嘉业。
现在再看,郝嘉业这样的剪辑师明显不对劲,与其说他是剪辑师,不如说他只是陆珏的传声筒。
剪辑师。
无论国内外,优秀的剪辑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对剧情有自己的理解。特别是国外的大牌剪辑师,没有剪辑权的小导演,只能任由剪辑师与制作人对自己的作品加工动手,最终出来的成品导演更像是挂名背锅的人。
最经典的一件事,就是某部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的作品大部分片段,都是剪辑师杰伊·休利斯的想法。
这件事外界很少有人知道,业内有点儿人脉的都知道。
陆珏没有与其他剪辑师合作过,却也知道剪辑师很容易和导演为一个镜头吵起来。
郝嘉业不出声,不发表意见,陆珏根本猜不透他的想法。
他到底是没有想法的废人?还是不敢发声的高手?
陆珏不知道,他决定暗自观察。
于是,陆珏有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