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4 / 11)
于是也干脆加入其中,一边让太医吊着老郡王的命,一边趁着局势混乱在其中挑拨离间,快速发展势力收拢人手。
等人都死得差不多了,默默才站出来扶持最年幼的那个孩子继承了郡王之位——
哦,老郡王在局势初步稳定下来后,就直接被停了药,不到半个月就没了。
年幼的郡王不懂政治,其母又因为难产早逝,默默直接接手了这个便宜儿子,成了科尔沁最年轻的掌权者。
蒙古这边一片平和,且早已归附大清,默默对此没什么兴趣。
但她若要离开,总该给这个小郡王找一个合适的监护人不是?所以她只得将离开蒙古的时间往后延迟了一个月。
……
雍正开海禁对张樱与默默而言是好事儿,对其他人而言同样是好事儿。
毕竟海运赚钱几乎已经是达官贵人们人尽皆知的赚钱秘籍,之前康熙禁止前往南洋贸易的时候就有不少尝到了甜头的官员希望其收回成命,最后的结果却……
但如今开了海禁,所有人自然一拥而上。
几个开了海禁的省份在段时间内,竟然变得热闹起来,码头边更是人来人往,人头攒动。
但与海边热闹的景象相比,朝中的氛围就显得有些沉闷了。
一开始还是很火热的,但在雍正突然对恒亲王允祺的长子弘升出手,直接削掉了弘升的世子之位后,这火热的气氛便瞬间冷却下来。
说来这弘升也算是咎由自取——
要知道,在康熙所有年长的儿子当中,雍正唯二没有意见的就是被太后养大的老五,以及腿有残疾的老七
了。雍正为了展示自己的兄弟情深,也从未对这两个兄弟出手。
他不但没有对这两个弟弟出手,还给了这两个弟弟的儿子一个朝中职位。
要知道,多少王爷都还只是在家吃食俸,在朝中根本没有实权职位呢,即便雍正给这两位王爷的儿子的职位不算多高,至少也有了几分实权在手不是?
然后,这个弘升竟然渎职。
上值时间,提前下班儿跑出去寻欢作乐,然后被人告发了。
雍正只觉得自己一片好心被辜负,于是不但罢了他的官儿,还削了他的世子之位,将人直接扔给恒亲王允祺“在家严加看管与教导”。
虽然此事儿与其他人无关吧,但所有人难免想到雍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