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11 / 14)
“我手里还有你们要的线索呢。”
江衍三人已经准备动手了:“什么线索?”
河蚌哭唧唧地从蚌肉里又吐了一颗珍珠出来:“给你给你都给你们!别吃我!”
珍珠滚到几人脚边,趁着他们弯腰去捡的间隙,河蚌连忙一溜烟跳入水中逃了。
王天振遗憾地说:“吃不到扇贝了。”
“完成任务重要。”沈亦拍了拍他的肩,来到江衍身旁,看到那颗珍珠上写着属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后一首诗。
五首诗分别印在船下的木板上、鱼鳞上、树叶上以及两片珍珠上。
五条属于《咏怀古迹》的线索集齐,几人脚下的冰面迅速融化,而那艘早就消失的游船居然又重现在几人面前。
船夫停下摇桨,冲几人招手道:“几位,知道是哪五首诗了吗?”
五人连忙爬上船,把五条线索展示给船夫看。
船夫望着远方,向往道:“那是一位名叫杜甫的诗人……”
李白就站在船夫身侧,听到杜甫的名字很是惊讶:“子美?”
雷虎小声问沈亦:“李白和杜甫认识吗?”
“当然,他们还是互赠过诗歌的好友呢。”
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两人初次相遇时杜甫三十二岁,李白四十三岁。
两人虽然只见过三次面,但杜甫写给李白的诗足足有十多首,他深刻的崇拜着、喜爱着这位洒脱的诗仙兄长。
不过李白回赠给杜甫的诗,当今流传下来的并不多。
或许是因为杜甫相对年少,在唐代多是少者给长者写诗,亦或是杜甫将诗珍藏并没有拿出来分享,不论如何,杜甫对李白的情谊是不容置疑的深刻的。
他赞赏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
即使是在他晚年时期,也时常怀念与李白高适同游的快乐。
那……李白对杜甫呢?
沈亦悄悄瞥了眼正临江而望的李白,他正望着远处的山涧,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做《咏怀古迹》已经是杜甫的晚年时期了。
这个时候的他孤独多病,应当是最怀念友人的时候了吧?
“诸位,白帝城就要到啦!”船夫靠了岸,不远处的山上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