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中未解之谜(2 / 7)
为你关上了一扇窗”。因为在魏根生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他与牛兰珊女士的婚后生活却不是那般如意了。
或许是因为“只喝贵的不喝对的”而素有“酒场贵公子”之称的校长自小对牛兰珊的循循教导,也或许牛兰姗因为名字跟著名的“牛栏山”谐音,所以牛兰珊女士别的爱好没有,就是喜欢就着猪头肉喝上那么几口,并且独爱“牛栏山二锅头”。
在喝开心的同时,她甚至会拿出当年校园“摔跤社使绊子小公主”的猛将风采,跟魏根生主任切磋那么两下。所以魏根生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压下,原本还板挺的小身板,变的嬴弱不堪。反观牛兰姗因为常年猪头肉的滋养和摔跤的操练,反倒是更加的膘肥体壮、膀阔腰圆了,套用学校里某位语文功底相当扎实的学生形容,她移动起来就跟西伯利亚的大狗熊直立行走似的,至于有些同学曾质疑西伯利亚并没有大狗熊的事暂且不论。
刚刚步入四十五岁的魏根生,本该是处于虎狼之年,每天穿着板直的西装和锃亮的皮鞋,梳着油光可鉴的大背头,挺着啤酒肚拿着年级主任的官架子继续为三中教育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但抛开干瘦的体格能不能撑起西装和皮鞋不说,他那原本自豪的乌黑头发却也早已是凋零的稀稀落落。仅存的几缕头发很是难为情地沿着头顶圈出了一片不毛之地,这就是落发、谢顶人士的标配发型--地中海发型。
人逢中年,难免生理和心理会有些偏激,魏根生就尤为明显。长期家暴下滋生出的刁钻古怪的脾气,和他那地中海发型遥相呼应,被学校某些好事之人戏谑的调侃为“光明顶”。而这个形象而又颇具戏剧性的称呼,在很必然的情况下被魏根生得知,便成功拉开了三中创校以来的第一场“文字狱”的序幕。
这场“文字狱”的主要中心思想在于,在魏根生的生物所及范围之内,不能出现诸如“光、亮、明”等等让人觉得豁然开朗、眼前一亮的词语,因为他刁钻的认为那是对他谢顶的一种变相嘲讽,就跟那个“光明顶”一样。如若犯者,那后果绝对比开“敌敌畏”开出一个“再来一瓶”还要可怕。
就比如说教师吧,这学期将会被取消“优秀教师”的评教资格,当然这学期的教学任务也同样会比其他教师高出数个百分点。学生呢,你将会成为学校的“德智体美”的重点教育对象,每天操场跑了数十圈不说,当天作业的书写长度同样也可以绕400米的操场两圈再打个漂亮的蝴蝶结了!
正因如此,三中教师们在做讲义、文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