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部分(2 / 6)
”王科长有些迟疑:“我们是按照他们报名时留下的地址寄信过去。”
彭胜利笑道:“我知道你们工作很繁琐,也很辛苦,但我们院里正缺人手,罗院长天天吵着找我要人,所以我们工作要做的更细。这十个人是免试,可以考虑让他们先上岗。你们人事科要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对于已经下放的知青,可以发公函到知青办,必要时也可以去一趟,说明工作的紧迫性。这些事你还要多费点心。”
“是,我这就去办。”
“政审这块具体是谁在负责?”
“是党办的杨主任,审核后再报给您。但现在市革委下了文件,从昨天开始,工宣队入驻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他们也要参入政审这块。”
“哦。”彭胜利眉头轻微地皱了皱:“驻我们院的工宣队是谁?”
“是钢铁厂的蔡师傅。”
“钢铁厂?是不是叫蔡茂盛?”
“是,书记您认识?”
“认识,回头你让他上我这来坐坐。对了,今年院里分来几位年轻的医生?”
“就一位,叫张淑梅,在儿科。”
“嗯,好,你回头叫人把她的资料送到我办公室来。去忙吧。”
送走王科长,彭胜利拉开抽屉,里面有一包大前门的好烟,还是她过年凭票买的,准备用来招待客人,也不知发霉没有。
不大一会儿,有人把淑梅的档案送过来,对这位有可能成为自己儿媳妇的家庭情况,做为母亲,她迫切想要调查清楚。翻动资料,省城医学院毕业,不错。独生,难怪不会做事,不过不要紧,结了婚自然就会。父亲张亚之,大学教授。母亲周美琦,中学老师。都是知识分子,难怪这孩子气质很好,从小熏陶的啊。家在省城,离得也不是很远。看来援朝的眼光不错。
一份资料还没研究完,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彭胜利抬头一望,合上资料笑道:“你这小蔡,进就进来呗,还敲什么门。”
蔡师傅恭敬地说:“赵婶,这不同在家里,公家的地方得讲规矩。”
“好,好,就你规矩多,都是多年的老邻居,也不晓得来婶这坐坐,要不是王科长提起来,我都不知道是你。”彭胜利给蔡茂盛倒杯热茶,又拿出那包大前门扔在他面前:“这包烟放在抽屉里有段时间了,也不知发没发霉,要是能抽你就拿去。”
蔡茂盛拆开烟,放在鼻底下闻了闻:“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