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戏团助哀 孝道昭昭(2 / 5)
伴而前来。
观之。秦涛张口就来:
“秦丽颖,秦淑玲,秦美艳等五人前来吊唁。”声音浑厚,高亢音长,以此提示女性至亲,准备俯身哭泣。
接过烧纸,伸手递进烛火,点燃放入火盆:“行礼。”
女性朋友,遂不用行跪拜之礼,走进女性至亲后辈的身后,俯身双手趴在腰上,哀伤哭泣,连连喊道:“叔啊,你怎么就走了呢?没有享过一天福气。以后再也见不到你啦,呜呜……”
连同女性至亲后辈,一片哀痛哭恸之语:“爹啊,再也见不到你啦,以后想你,如何是好啊……”
期间,根据风俗习性,特请来戏班一帮人马,临时搭棚建台,安放音响,乐器设备,戏子仓促化妆,穿戴古装……
一切准备就续,开始,唢呐哀声一声扬,敲锣打鼓皆上场,二胡快板响天地,一名戏子便登场,哀乐一响,戏曲开幕,传至深远……
对于喜爱听戏之父老乡亲,纷纷前来围观,人数可达二百来人,以高天为棚账,以一米之高为舞曲戏台,连续大敲大唱三日,女戏子涂脂抹粉,身穿锦绣花衣,妆色唯美,腔调尖锐,纤细魅腰,手眼雅韵传神,演技一流。犹如清朝千金小姐,戏语情章大多,悲大苦深,泣涕涟涟,相公战死疆场,从此不归,留遗妇一人孤苦伶仃……
男戏子妆容,不亚于女子,英姿飒爽,身壮骨威,干脆利练,有武士之勇,报效国家之志,驰骋沙场,将匈奴斩于刀下。犹如清朝古人重活在世,解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剧情跌宕起伏,不时甚者,拍手称快,连连称赞:“好戏,好戏。”
哀乐一响起,受戏班唱戏的熏陶渲染,哀者更哀,哭声更伤情。
一边一片哭声,
一边假戏真唱。
此处真情流露,
那边连连叫好。
这边磕头行礼,
戏子长袖善舞。
这边孝女晕厥,
那边助哀敲鼓。
真是相得益彰,
真是相形见绌。
一边生龙活虎,
这边孝道昭昭。
其实在外人看来,这些行为作法,这些花费铺张,被人们议论纷纷,津津乐道,反倒成为人们的相互比较,相互超越的优缺点。如此行径,如此作派,誉为孝敬辞世之人地不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