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团队的雏形(3 / 6)
违背生活规矩的小说或者电视剧,虽然看起来有点膈应,但未必就不好看。
违背教材的临床,肯定是不恰当的,但是有时候合理。
陆成说:“你们在教科书上看到骨折功能复位的知识点,有四点。”
“一,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二、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儿童不超过2。三、前后成角移位不管,侧方移位必须完全复位。四、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l/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
“那么,这个骨折,属于哪一种骨折呢?横行骨折?还是粉碎性骨折呢?”
“成不成角?”
“有没有侧方移位?”
陆成就是要把手术的过程进行拆解,把它们都拆解成周林立和董珍等人都能够听得懂,接触得到的知识点,再让他们去思考,这个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这也是陆成在学习手术的过程中,自己会做的事情。
临床的手术操作,为什么难?因为每一步操作必然都有它所属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把操作的标准和操作后的标准都框住了,如果不能学会去跳跃性地思考,不能学会去拆解,那么就很难学得会。
因为你不知道上级医生这一步是在做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成现在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你学会了,知道去用只是框架去套用,去分解和拆析整个手术流程的话,你肯定会发现,其实手术的整个流程,就是所有你能接触到的骨科基本知识结构的随机套合体而已!
上级医师有时候是没有时间教你太多的,只会告诉你哪一步是怎么做,至于为什么,就需要你自己去体会了。
体会,也是有方法的!
陆成并没有给出答案,因为他相信啊,周林立等人,应该都明白他的意思了。
其实不仅是周林立等人,就连谢建也懂了啊,他虽然是考研党上岸的,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很差,知识基础很薄弱,能够考研进湘雅二医院的,都是干死了至少好几十个进了初试的人的,都不会差!
所以谢建马上就问:“陆哥,那这个病人如果术后不存在以上的异常标准的话,在有髓内钉足够应力支撑情况下,是不是第二天也能下床活动了?”
谢建来自运动医学,之前在运动医学科室,也就是常威隆和朱历宏那里待过一个月,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