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荷包(4 / 5)
去摸兄长的脸,神色关切:“哥哥好些了吗?”
周福临更愧疚了,从来都是他担心阿盼的身子,何来让弟弟担忧的时候。
即使吃了药,病也并不是马上就能消失,周福临吹着风依旧会头疼。但他没了烦忧之事,脾气也好了,能够揉揉弟弟的脑袋答道:“嗯,好些了。”
陶青就含笑看他,后者不自在地低头夹菜。
胡大爷也悠哉地散步回来,他在柳巷还是有几个老朋友的,发现周福临等人在院子里用晚饭,半点儿不惊讶。
既然福临能同小陶一块儿坐着,定是与她和好了。就说嘛,年轻娃娃之间有了矛盾,除非是什么大事,否则让他们自己解决就行。
收拾完碗筷,陶青监督着周福临将药丸吃下,才打算告辞。
这时天已然呈现出墨蓝色,巷子两边的人家,门前都挂着灯,为巷道提供光亮。陶青十分熟悉脚下的路,对周福临颔首,就要跨出胡家的门离开。
“陶大夫留步。”周福临向陶青怀里扔了一个东西,道了声谢,就推她出去,匆匆关上了门。
若不是陶青对周福临有几分了解,还以为他关门是急着赶她走呢。
她捏着手里的东西,利用屋檐下挂着的灯,看清了那物。
那是一个荷包。
陶青还记得同周福临初遇时,他也是将荷包丢到她附近,那次是太过生气,为了砸金家父女。
荷包的质感丝滑,上面绣了不少蝴蝶的纹路,边缘的针脚细密,看得出对方是认真缝制。
是他给她做的。
陶青摩挲着荷包,努力回想,周福临推她出来时,究竟脸色如何。
绣的还是蝴蝶,莫非要和自己蝶翼双飞?她被这个猜测逗笑,这么久以来,周福临从未表达过他的心意,但总是在细微之处,让陶青感受到他的回应。
她踏着月色而归,夜里,伏案于桌前,笔尖吸满了墨,在纸上书写出一排排字。
陶青在给哥哥的信里,终于提到了周福临:“遇见一名男子,一见倾心。若成功的话,估计就是您将来的妹夫……”
她只是想同兄长分享在柳巷的经历。
自从她哥知道陶青在这儿后,并没有派人把她找回去,还来过一次信,表明不会打扰,因此陶青放松了警惕。
若是陶青知晓这封信寄到她哥手里,被信中内容刺激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