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归家(6 / 8)
衡的作用。
当然,这做法未必就是好的。但在这封建时代,左玉觉得只要能做到这点,或许官官相护为恶的事就能减少许多。至于其他,她想办也办不了。她现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赚钱,然后办教育。
只有民智开了,一些腐朽的东西会被推翻。她这辈子或许是看不到了,但只要有人愿意去这样做,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那这一天总会来临的。
带着美好的寄托,左玉将自己的构思说给陆岺听。陆岺听了后感觉很惊奇。他发现,左玉想问题跟所有人都不同。她想问题会先想哪里有漏洞,然后再去一一补上。
在皇宫里的陆岺将左玉这部分想法说出后,郑高也是大为惊奇。都说德惠姬君早慧,这何止是早慧啊?她看问题不是看三步五步,而是看上百步。如果她不说,那按他跟陆岺构思的去执行,那早晚会造成冗官现象。
而且,阻力也不会小。
但左玉现在提议让县衙原有的人替补,那就有意思了。县尉和县丞还会反对吗?虽然不能在本地为官了,但去了外地权利更大,这不是好事吗?唯一不高兴的人恐怕就只有一地之长了吧?不过眼下池州案发了,所以这一地长官高兴或不高兴恐怕都没资格说话了。
不然天子这回为何杀得这么狠?
天子显也是被左玉的细致再次惊到了。他想到报社出版的条例,许多就是左玉提出来的,便忍不住笑着感叹道:“德惠姬君思虑周全,朕自叹不如啊。”
说罢便冲郑高道:“你且拟个章程出来,下次大朝便拿这事议一议吧。”
“是,臣遵命!”
说完正事,陆岺的思过也结束了。他与郑高结伴出宫,两人路上倒有说有笑的。
郑高也发现了,陆岺虽然办事想一出是一出的,但还真像传言说的那样不堪。这人性子豪爽,无甚心眼,倒是可交之人。
因此两人年岁虽相差很多,可经过池州案后,倒成了忘年交。
“郑老哥,你能求舅舅下旨,强迫姚席来泙京府当推官真是太好了。”
陆岺道:“他那些事也是迫不得已为之,且被他杀死的人都是自己求死,只求他能帮他们伸冤。现在他做到了,可却觉自己罪孽深重不愿为官……我就怕他回去后,没事做,胡思乱想,最后想不开,寻短见。”
“唉。”
郑高叹气,“老夫也是思虑至此才向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