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太子良娣(7 / 9)
着御辇,浩浩荡荡自大街上走过。
当年巫蛊之乱,李衡在逃亡途中落下病根,其后身体一直病弱,高纶为了李衡能够静养身子便将其秘密安置在了一处幽静之所,故而李衡极少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但今日一见,众人方知何为惊鸿一瞥。
有当年静愍太子的旧部认出李衡,发现青年依旧是幼时那温文尔雅的模样,当场哭得肝肠寸断。
这无异于坐实了李衡未死的流言。
多年前静愍太子推行仁政,虽与明熙帝相悖,却在大周上下深得民心,是以静愍太子虽已过世了这么多年,但不少的百姓依旧都记挂着他的恩情。
既然李衡还活着,那是不是卫王害死静愍太子的流言也是真的了?而今这位表面看起来仁慈宽厚的仁兴帝,难道真的还有另一幅心狠手辣的面孔?
一时天下哗然。
李循自然不可能束手待毙,明熙帝当年可是亲自为长子平的反,他不会承认是自己的多疑害死了长子,却听从他的建议夷了孙治等奸佞小人的九族,还特意在太极宫为静愍太子建了一座思望台来怀念嫡长子。
也就是说,巫蛊之案早有决断,罪魁祸首就是孙治等奸佞小人,而非卫王,高纶打着清君侧、为静愍太子平反的旗号在南地起兵,无异于谋反。
与此同时,李循还请出了静愍太子的姑姑宜安大长公主与孝仁太子的长女贞静郡主与他一道前往思望台祭拜两位太子。
静愍太子自幼便与宜安大长公主十分亲厚,宜安大长公主膝下无子,便将静愍太子视如己出,静愍太子出事之后,宜安大长公主几乎是哭瞎了双眼,自此后常居公主府,鲜少再露面,但大长公主素来德高望重,如今她既能跟随太子前往思望台,便说明静愍太子之死与仁兴帝和太子无关,流言自然不攻自破。
贞静郡主自不必说了,她是孝仁太子的爱女,孝仁太子本就患有隐疾,登上太子之位后忧患甚重,生怕自己同那大哥一般的下场,这才致使沉疴旧疾愈发沉重,最终药石无医,撒手人寰,阖宫上下皆是有目更睹。
更何况明熙帝素来猜忌,若孝仁太子之死当真与卫王有关,只怕卫王也不活到今日登基为帝。
不得不说李循这一步棋走对了。
被高纶带偏的局势很快逆转,再加上自明熙帝驾崩后仁兴帝与太子任用贤良、平反冤案,在各州因雪灾严重的州县继续减轻徭役降低税收,百姓生活吃饱穿暖安定富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