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婚.正文完结下(4 / 7)
在沈氏这个贤内助的帮助下,世子重振旗鼓,东山再起,赢得了先帝青睐,被册封为皇太孙,后又为当今圣上立为储君。
两王之乱时太子为了拿下赵王,一念之差以婚事为饵,将沈氏贬妻为妾,安置于无相寺中。
谁知赵王叛军穷途末路,竟趁禁军不备火烧无相寺。
就在叛军冲破无相寺的当夜,沈氏夜梦仙人,仙人托梦说她前世积善甚多,原是这天底下一等一的良善女子,偏今世命途多舛,但他不忍见沈氏就这般香消玉殒在叛军手中,故而指点她与婢女从无相寺的小路逃脱,去了陵江水宫中修行。
误以为发妻落水而亡后,太子悲恸交加,悔不当初,一直未娶。
两年之后仙人掐指一算,说沈氏尘缘未了,该是这母仪天下的凤命,便将其送回人间,恰巧那夜太子李循心中思念先妣与发妻夜不能寐,自章敬皇后的陵寝中愁闷而出夜游皇陵,竟见夜空中有一白发飘飘鹤发童颜的老仙人载着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落在他的眼前。
那女子正是他日夜思念、失踪了近两年的发妻沈氏!
恩爱夫妻两人终得相见,太子当即当着老仙人的面许下重誓——
“上苍恩德方使得我们夫妻重逢,孤立誓从此后唯娶沈氏一人,仙人为证,至死方休。”
这话本子还有个极煽情的名字,唤作《星月记》,取自前朝诗人“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一句,正是本中太子与沈氏新婚之夜于花前月下许下的誓言。
这出《星月记》看着光怪陆离匪夷所思,但里头讲究因果循环,宣扬善恶,与时下大周盛起的信佛之风不谋而合。
故事的主人公又是当今太子与太子妃,竟一时在长安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梨园这出戏每每排上几乎座无虚席,传颂街头巷尾。
甚至还有不少百姓们当真以为这话本子是根据真事改编,太子妃的清白,也在被仙人带走之时保住,并没有落入叛军手中。
太子与太子妃沈氏才是一对神仙眷侣,就算是太子从此之后为此当真虚设后宫,仿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哪里有人还记得那曾经的将军府沈家大小姐。
……
沈虞阖上手中的话本子,牙齿跟吃了梅脯一样快要酸倒了。
不过酸归酸,这著者文才着实是妙极,一个如此俗套的故事也被他写得缠绵悱恻,如果沈虞不是这话本子里的“沈氏”话,连她都要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