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老宅拜年(6 / 8)
叫季恒拿出来了,哪里还有什么生日礼?所以这时候就连吴晓梅都是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
在吴家人的各色目光下,季恒从箩筐里又拿出了一卷宣纸,众人俱是一愣,不知道季恒拿纸出来干什么,只有本来坐在椅子上一直不发话的吴玉平突然坐直了身体,看向了季恒手里的东西。
季恒将这卷宣纸缓缓展开,众人才窥得全貌——原来纸上画了一幅祝寿图,两个童子合力怀抱一只大寿桃,用的只是水墨画的笔调,寥寥勾勒数笔,就将那童子和寿桃刻画的惟妙惟肖,画的旁边还附上了一首季恒写的祝寿诗:
松龄长岁月,皤桃捧日三千岁。
鹤语寄春秋,古柏参天四十围。(注1)
字写得极好,用的是潇洒飘逸的形书,再配上那副画,若是能好好地裱起来,都算的上一件艺术品了!
吴玉平整个人一下子站了起来,双手有些抖抖索索地接过季恒展开的那张宣纸,反复看了好几遍之后,才终于发出了声音:“好!好!好!画好,字更好!”
吴玉平是民国年代生人,之前就有说过,自小是在私塾中念过好几年书的,自己本身也是个爱读书的,当年就是私塾里的夫子都经常夸奖吴玉平,说他天分极好!只是后来兵荒马乱,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吴玉平干脆就投笔从戎加入了八路军。解放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做回了老农民。
大儿子吴大山刚生下来,吴玉平就上了战场,所以来不及教导什么,都是由徐淑兰一个人一手带大的,等回老家后还想给孩子启蒙已经晚了。幸亏小儿子后来还有点灵性,跟着他学了几年读书写字,让他有些欣慰。
正是因为如此,吴玉平也总觉得对大儿子亏欠了一些,所以也对徐淑兰的偏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到事情太过的时候他从不插手。
没想到小儿子家找到女婿这么有本事!这一手字画可以算的上大家水平了!
可能别人只是觉得字好看、画的像,可是内行人看的是门道,若无这方面的天分、若没有下过十几二十年的苦功,断写不出这样的字、画不出这样的画!
看季恒的年纪也就刚刚二十岁,能作出这样的字画,必定是天分极佳同时也是努力过人的!
可以说经历过战乱的吴玉平对一切都看的挺淡的,同时身处在大部分人大字都不识一个的稻乡村,就算认字的也不会去学书法、学山水画的,吴玉平偶尔也是会觉得精神上有点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