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3 / 5)
同志南下画了一个圈,中央批示加紧解决银行坏账问题,这些曾经建立了赫赫之功的老厂子如今已经成了一块痼疾。
曾经叫人羡慕的厂子工人,慢慢地失去了过去那一层光环。九八春晚,黄红那句无耻之极的台词“我不下岗谁下岗”出来之后,真正的下岗潮来了。
许家的几个孩子都大了,小宝在一次出国试训中表现极佳,转会到了巴黎圣日耳曼,又被租借到法乙的一只小队阿雅克肖。
睿睿已经成了这一批青年棋手中有名的小天才,曾经只能在电视上看见的聂卫平王汝南,现在居然有机会能当面指导。
伊伊一头扎在莫高窟,莎莎成了小有名气的童星,唯一一个在家里的孩子就是上了高三的许悠悠。
不过,这孩子也是最让赵音音操心的。
其他几个孩子都经历过家里的困难时期,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只有悠悠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家里情况已经好起来了,还有姑太姥和她师父两个老人宠着。
“悠悠啊,考什么专业想好了吗?”
一家子早已经迁到京市,赵音音习惯性地买房子买地还被人笑话了——这年头有钱都买小汽车,谁买房子?房子不都有公家分,买到手里住不了也不值钱。
可对于一个晚清穿越到现在的人来说,哪怕习惯了轻飘飘的纸笔、习惯了银行存折,还是房子最有安全感。
趁着手里头有钱,赵音音在京市买了一条街——全是四合院。
许悠悠也是知道这点的,她眯着眼吃姑太姥给剥的葡萄:“妈,我会收房租就行了呗……”
姑姥看见赵音音眼睛都竖起来了,赶紧伸手拍了她一把:“干啥呢,这是你闺女,可不是学校里那些混小子。”
赵音音的工作已经调动到京市了,同样的初中,继续做教导主任。她是从地方调动到京市,在单位工作颇有阻力,虽然现在已经解决得差不多,可是身上那股子锐气倒是越养越重。
“姑姥,你别惯着她,”赵音音看着姑姥给许悠悠剥葡萄,伸手把果盘往闺女那边推,“自己吃!”
“你看看你伊伊姐莎莎姐,你这都高三了,想考什么专业还不清楚。收房租我还用得着你?”
许悠悠听着亲妈声音都提起来了,赶紧去剥葡萄凑过去撒娇:“妈,这大学又没算命专业,我考什么不都是一样嘛,我找个离家近的大学,到时候周末回来孝敬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