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3 / 5)
像是大安国流行的衣着,很可能是死了几百年的鬼。
“好戏开场,来客八方云集。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为神。[1]”
这是苏苒之年幼时看过的典故。
这么多鬼,阴气都快要冲天了,秦无自然能感知到。
不过这也仅仅是因为鬼太多的缘故,单单拎出来一位两位的,全都是连人身都近不了的弱鬼。
与此同时,正在净化铜板中秽气的山长也感知到了阴气。
他愣了愣,推开门,走到山边往下看。
“怎么这么多鬼?”
仅余的四位弟子都过来了,听到山长问话,全都不明所以。
只能附和山长说:“这么多鬼……是百姓数量的三倍了吧,会不会影响大家的阳气?”
山长皱眉,正准备下山去驱散这些鬼。
便听到他那位早就放弃修行,转而一心教书的大弟子道:“如果有神仙来镇压,此处应当无事。”
山长脚步顿住,冷不丁想到什么,道:“古往今来的戏曲班子的确是唱给神仙的,但咱们这里无庙无神,甚至城里都没有城隍庙,怎么会有‘四方之神’镇场?”
“大师兄这话提醒了我,从古到今的戏台子确实都是搭建在庙对面的,原来、原来还真的不是给人听的?”
那位年纪最大,修为却有些低的老头子笑了笑,道:“再等等,鬼有时候比人感知的还要敏锐。如果这场戏能顺利唱完,说不定……”
山长懂了大弟子的意思,接着说完了他的话:“说不定江安府要诞生城隍了。”
周围教谕们大惊之后,更多的则是激动。
他们倒不是想着沾城隍爷气运的光,而是——“能亲眼见证一位城隍爷诞生,此生无憾!”
如果真是这样,他们一群老家伙肯定是记在生死簿上前几页的,毕竟他们年岁最大了。
四位教谕选择跟山长守着书院,本就不是为了功利。
更多的是则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责任,还有守护书院的情怀。
对性情之人而言,见证城隍爷诞生,怎能让人不激动?!
“那、那咱们……”
山长斩钉截铁道:“咱们也下去听戏。”
如果这场戏顺利唱完,百姓们不沾染丝毫阴气,那就代表城隍爷也在听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