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一次发言(4 / 6)
本来就是非华夏之地嘛!
这篇《防夷五事》一出,朝上许多官员都响应:不损钱财,不动兵马便能消弭祸事,大家都很省事呀。
就在朝臣们以为皇上会接纳这个‘完美’建议时,六阿哥弘昑也上了一封奏折,于四阿哥的谏言完全相反——力陈出兵保住安南之地,继续操练水师以防外夷!
这是弘昑上朝的第一年,也是他第一次站在朝臣面前发言,就给朝臣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止是他的言辞,还有举动,弘昑在说话前,先发起了‘传单’。
弘昑不止写了折子,还去负责印书的武英殿修书处,印了许多张他自己手绘的简易地图,用不同大小的圆圈来代表各个国家。
能参与国家级战事讨论的朝臣们并不太多,弘昑一人发了一张简略图。
当然也有皇上的一张——就夹在折子里。
弘历也收到了,心情复杂看着手里的简易地图,听六弟说话。
虽是第一次当着重臣们讲话,但弘昑的声音很投入很平静,讲解地图时也心无旁骛:“安南之地甚为要紧,近有占城真腊,远也可幅员苏门答腊、爪哇等国。”他指着简易地图上他画的一堆小圆圈以及用一条虚线勾勒出来的相应的漫长海岸线:“若得安南,南海之地廓然肃洁。”
手持这种新鲜舆图,一直在静心聆听的张廷玉,忽然觉得这句话有几分熟悉,似乎从哪里看到过……
他不由抬头看了一眼六阿哥。
弘昑注意到他的目光,对他点头笑道:“这话原是前明成祖之言。”
张廷玉对上六阿哥笑容,先是心里一喜:哎呀不愧是我,果然博闻强记,看,六阿哥都对我点头了。
且说弘昑引用前明成祖朱棣的言论,并不是什么犯了忌讳的事儿。
清朝历代皇帝,对于前明皇帝,尤其是明朝前几位跟他们没有交集的皇帝都是不吝赞美之词的。
哪怕是对于最后的崇祯皇帝,顺治帝也是亲自主持修建帝陵,还命名为思陵。有对崇祯帝以死殉国的敬意,更有笼络人心之意:意在昭告天下,满人取天下于贼(李自成),而非取之于明。
对末代皇帝都如此,对大明前几任猛人皇帝,历代大清帝王都十分赞叹。
说起来这就是一大篇旧书了,总之,明成祖朱棣的名头够硬,他这种战事奇才的战略言论也足以引起朝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