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河山(5)(4 / 5)
“丞相,强弩之末,逃也无用。不如降了赵军?”
“降赵,孤还有命在吗?”身为一国丞相,就算没有篡权,他手中也捏了太多东西。旁人都能降,唯独他不能!
“逃回荆州,又能残喘几日?”那人冷笑一声,“既然丞相一意孤行,就莫怪我等得罪了……”
“你们敢……”
中军大帐中,传来了兵刃撞击之声,不多时,一人浑身沥血,拎着颗头颅走出了大营:“贼奴授首,随我迎王师!”
中军阵前倒戈,主帅遇害暴亡,成了压垮了晋军的最后稻草。大军溃逃,五千多降兵,跪在了赵军面前。
※
“丞相弃天子而去,这是要亡我大晋啊!”
建邺城中,早就成了一团乱麻。当得知赵军过江,王敦逃往荆州后,朝中不少大臣都哭嚎起来。
王敦率领的,可是天子六军。若是他都逃了,难不成靠城中守卒抵御大军吗?
“太傅!我们降了吧。天命在赵啊!”有人嘶声喊道。
“放肆!乱军只是渡了江,交广二州还在手中。不如护送天子南迁,再图复国……”亦有人大声道。
眼见朝堂乱成一团,王导伸手轻轻一按:“就算迁都,也要先挡住赵军水师。建邺附近还有三十余艘战船,我愿亲领水军,拱卫京师。”
没想到王导竟然有亲自上阵的意思,立刻有人大叫:“太傅不可!”
王导的面色却肃然无比:“国朝将倾,正是尽忠之时。谁愿与我同去?”
一声“尽忠”,惹得人潸然落泪,有人挺身而出。
“下官愿往!”、“末将也愿往!”
王导唇边露出些许笑意:“有诸君协力,必能退敌。届时可护送天子南狩。”
这是不是最好的选择?没人知道。然而王导挺身而出,确实让混乱的朝堂恢复了些许秩序。一车又一车兵械,运上了楼船。为最后一战准备。建邺压根没有城郭,宫墙也低矮可怜。一旦敌人过了江口防线,谁也逃不脱。这拼死一战,竟然也有了些萧瑟气势。
身披战甲,王导前来向天子告别。年仅六岁的幼帝两眼含泪,拉着王导的衣袖不放:“太傅不能去。朕要太傅陪着……”
王导双目也垂下泪水,轻轻握住了天子的小手:“陛下勿忧。臣愿为陛下扫平险阻,还陛下一生安泰。”
退后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