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1 / 5)
拓跋力卢走后, 苏文卿一脸疑惑的从车厢里探出头来,“安京城的情景?最近安京城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谢霁默默看向京兆府尹。
京兆府尹兆准解释道:“安京城近两日出现不少传言,都在说谢大人是为了能够一战成名、赢得漂亮, 才会将归渡江以北的的归阑城放弃给北蛮。”
谢霁简直难以置信, 若不是当着他大嫂和大伯母的面, 他都要喷出脏话了,“我哥十七岁便已连中三元, 惊才艳艳, 经天纬地, 南朝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还需要怎么有名?当时归渡江以北皆已被蛮人占据, 拓跋力卢只撤走归阑城的蛮军, 这摆明就是一个陷阱。”
京兆府尹:“能够一直保持理智客观对待一件事情的人毕竟是少数,何况这件事情八成是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刻意为之, 世人皆爱人云亦云,再加上拓跋力卢适才在大街上故意恐吓捉弄说公道话的人,朝廷官员看见拓跋力卢尚且自危,更何况普通百姓, 经此一事后即使有人有心,怕是也不再敢当众替谢大人说话了。”
谢霁握紧了拳。
“下官会尽全力控制流言,但是观此情形,怕是成效甚微, ”京兆府尹恭恭敬敬道,“还望二公子将如今的情况转述谢大人,希望谢大人能够早日想出应对之法。”
谢霁点点头, 抱拳道:“如此我便代替我哥先谢过兆大人了。”
“都是分内之事,”京兆府尹笑道,“下官已差人去调禁军,不如二公子稍等片刻,待禁军护送您们回去?”
谢霁不知道拓跋力卢在折腾什么,想了想,保险起见,便同意了下来。
回府的路上,包括赶马车的谢霁在内,一车三人气压都有点低,众口所责之地,即使是“是”也能变成“非”,何况这件事情他们辩无可辩,死者已死,无论再怎么解释,一句狡辩或者借口便能被轻而易举地驳回。
苏文卿靠在窗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还是我第一次有一种‘风雨欲来山满楼’的感觉。”
谢霁掀开车帘露出虎牙笑道:“大嫂,这也是我第一次从你口中听到诗句呢,不过我想原句应该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你想啊,山满楼,楼不就塌了吗,多奇怪啊。”
苏文卿翻了一个白眼,“谢谢啊,拜你所赐,我现在愁云尽消,风雨俱散。”
谢母在一旁笑出了声。
谢霁吐了吐舌头,他一边驾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