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少年(3 / 5)
恪的声音停下,他双手将兵书奉上,说:“燕王战神之名威振四海,晚生有幸翻阅燕王殿下的亲笔批注,实乃万幸。晚生对兵法一窍不通,不解其意,让燕王妃见笑了。”
林未晞有些尴尬,书确实是她随手拿的,上面的字迹很明显不是出自女子之手。然而从燕王妃手里递出来的,想想也知道会是谁的笔迹。
高恪亦在心中感慨,燕王的亲笔书籍何其珍贵,竟然这样轻易地被他见到了。看来燕王对新任燕王妃十分纵容之名,果然不是空穴来风。
因着如此,高恪才在最后加了一句“让燕王妃见笑”。燕王妃随手一拿就是燕王的兵书,想必私下里也是燕王亲自教导,高恪还真不敢随便评估面前这位年轻王妃的兵法造诣。
宛星宛月将书收回来放好,都看着林未晞笑。林未晞并不想在大街上和一个第一次见面的少年谈论她和顾徽彦的私事,于是轻咳了一声,说:“你之聪慧确实让人惊讶,但是秋闱在即,即便有天纵之才,也不能因此心生松懈。宛月,你去取三个月束脩出来。”
从现在到秋闱正好有三个月,高恪想必也是被家庭拖累的受不了,担心耽误秋闱,这才铤而走险,到林未晞面前自荐。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他的天资确实出众,在燕王面前挂个名,远比闷头读十年书都强。但是见燕王一面可不容易,高恪只能另辟蹊径,从甚为得宠的燕王妃这里入手。正巧今日燕王妃到国公府做客,马车会途径高家聚居地,这样的时机错过了一次,就不会再有了。
高恪推辞:“无功不受禄,晚生和王妃素昧平生,怎么能收王妃的东西。”
“这可不是给你的,你的老师教得好,这是给尊师的束脩。”马车里,那个年轻的女音慢慢传出来,声音简直好听得出奇。一样的意思,但就是有人能将话说得这样漂亮,高恪定下心,深深下拜:“谢王妃。王妃今日之恩,高恪铭记于心,没齿弗忘。”
林未晞对此没什么感觉,类似报恩的话她已经听了太多了。高恪让到一边,一直垂手恭立着,目送林未晞的马车慢慢起动,向国公府大宅使去。林未晞坐在平稳温暖的车厢里,思绪不由飘到过继这件事上来。
如果能将高恪过继到卫氏名下,日后接过英国公世子的位子,成为国公府的掌权人,无论对高恪自己还是对高氏整个家族来说,都是一桩再好不过的事情。
继承人对一个家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祖先创业不易,往往需要三代人殚精竭虑,但是败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