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拜年(8 / 9)
什么,只是觉得那些人再陪自己说笑时,好像真诚许多。
“是感激吗?”
师雁行试探着问。
潘夫人一怔,确实有些像。
“那些人是否都是领了月事带的女子?”
“对。”
最终那些手头拮据的女眷们拿到的并非刘翠兰店中最精致奢华的月事带,但是干净好用,价格也不贵。
师雁行和刘翠兰给她们每人都包了好多,趁男人们不在家时悄悄送去的。
潘夫人觉得不可思议,“就因为几条月事带?”
一年才几个钱儿?
“不只是东西,”师雁行认真道,“是真心。”
送别的,可能只是走过场,可这种贴身私密小东西才是真的为她们着想。
潘夫人若有所思。
以前她也打赏过那些女眷,布料脂粉,不一而足,价值远超一包月事带。
但却从未有过这般体验。
最初意识到这一点时,潘夫人难免有些气恼,觉得这些人怎么那样不识好歹。
我给你们金银,你们不稀罕,反倒是几条稀烂贱的布带,竟就有了真心?
可听师雁行这么一说,潘夫人又觉得有些可悲。
布料说不得要用在老人,孩子和男人身上,上等脂粉转头卖出去换钱……
或许只有那包月事带,才是真正独属于她们的。
潘夫人的反应太正常不过了。
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士人阶级,哪怕曾出身民间,但受人追捧的日子过久了,也就忘了脚下泥土是什么滋味。
但是现在,潘夫人好像确实也有点不一样了。
是我的功劳吗?
回来的路上,师雁行不断问自己,最后给出肯定答复:
是!
哎呀,我可真了不起!
她对着路边几根稚嫩的翠柳美滋滋的想。
师家好味初八正式营业,早起放了一大串鞭,又给街坊四邻散点心吃,人气儿就慢慢拢起来了。
开门前,师雁行先给大家开了个会,一方面是收心,另一个则是要准备县试期间的买卖。
县试要考五场,中间间隔一到两天,前后共计十日。
家离得远的考生要么来不及往返,要么疲于奔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