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升官(6 / 9)
为了讨喜也得说几回,没多久就传到皇帝耳中,他便特意命人将柴擒虎的卷子翻出来看。
看完就笑了。
“倒是写得一笔好字。”
因怕有考官根据字迹徇私,考试时要由专门书员先抄写后再行批卷。
而定了名次之后,则会调取本卷,与新任举子们核对笔迹之后上交朝廷,留作封存。
“朕记得裴远山有个小弟子就姓柴?”
内侍揣度皇帝神色和语气,便知他对裴远山的那点气早散得差不多,当下笑道:“陛下真是好记性,可不就是他。”
这就是简在帝心了。
有的人天天在朝会上晃荡,可偏偏没人在意。
有的人都被发配千里了,皇帝甚至还记得他的弟子姓什么!
皇帝又粗粗看了一回,手指在其中几行上重重点了点,笑骂道:“如此莽撞,不管不顾的,果然是师出同门,有其师之风范。”
当老师的一口气把自己的官儿都莽没了,当弟子的也不遑多让,卷子直白得吓人,就差直接写“我想当官”“我能当好官”了。
内侍陪笑道:“年轻人嘛,难免冒失,可冒失也有冒失的好处。”
被皇上骂不要紧,起码证明陛下知道有这么个人。
只要心里存了痕迹,来日便平步青云有望。
怕只怕连挨骂的资格都没有,从头至尾查无此人……
皇帝略略出神,也不知想到什么,半晌点点头,“冒失也有冒失的好处,你说的不错。”
当臣子的心眼儿太多也不全然是好事。
心眼儿多了想的就多,总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号聪明人,上瞒君父,下欺百姓,满嘴里没有一句实话。
“到底是陛下上承天意,才使得人才辈出,”内侍上来奉茶,“这几科颇有青年俊杰,眼见这便是要江山永固啦。”
皇帝心下受用,却也知道这话怕不是八分奉承,故而只是笑了笑,指着他点了点,没说话。
皇帝吃了几口茶,又看了一回卷子,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问道:“裴远山被贬多久了?”
内侍回道:“两年多了。”
皇帝点点头,沉默片刻,说了句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朕记得翰林院有个叫宋云鹭的,对诸子百家颇有见地,人也本分。”
内侍心头微动,“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