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如何成为世界中心(5 / 6)
元璋将奉元改名为西安,曾想重建西安都城,甚至有迁都的想法。
但因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及海运的发展、南方的开发,长安已经承担不起政治中心的重任。
现在大明以南京控制长江以南,以北京控制北方大块原本属于游牧民族的土地。靠着皇帝和太子两边镇守,以及海运、大运河的交通便利,在这个通讯和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勉强控制住了全国经济和政治最核心的地区。
南北两京制,对如今的大明而言,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但汉唐是这个时代的人心中一个难解的情结。朱标听多了自家爹的絮絮叨叨,也想着怎么增加一下长安的地位。
经济和政治都不行,那文化呢?
既然长安如今难以承担大明经济和政治中心的重任,也代表着它的城池更新会滞怠。
那么,将长安打造成一座仿汉唐的城池,把世界第一座博物馆放在长安,以后让长安成为世界历史研究中心,不仅能保持长安的特殊地位,也能为后世的长安增加一条重要的经济收入——旅游收入。
朱标这一决定,得到了有汉唐长安情节的所有人的同意。
只是朱标自己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长安处于地震活跃带上,如果遭遇大地震,博物馆的藏品可能会遭遇灭顶之灾。”朱标道,“所以在建造博物馆的时候,抗震的需求一定要大于美观。我建议展览柜和储藏柜都用钢铁制造,焊死在地面上。房屋都用木质结构,就算砸下来,也不会砸坏铁柜子。”
朱元璋拍着胸脯道:“让工匠去想!大明现在有钱!”
朱标嘴角微抽。大明也不是很有钱……罢了,修建一座博物馆的钱还是有。
“北京和南京之间有大运河,不急需铁路。第二条铁路就往长安修吧,再把西安的名字改回长安。正哥就驻扎在长安,他就能每年回家了。”朱标道。
众人都很无奈。他们怀疑,朱标这么积极得开发长安,和汉唐情结无关,就是想念朱文正了。
朱标当然不会承认这件事。
他肯定也是有汉唐情结,才会不顾经济得失,先给予长安好处啊。正哥是顺带的。
朱文正得到朱标的信后,龇牙咧嘴笑了大半日。
他没想到,标儿居然会如此想念他。这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吗?
朱文正乐完之后,就召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