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4 / 5)
娶妻的时候病没了怕影响他们娶妻,在他们科举的时候病没了怕影响他们科举,连到了逢年过节也是极担心的,怕自己在这时候撒手人寰往后他们过节时会添几分伤怀。
丘濬怅然叹息。
得再活几年,再多活几年。
与此同时,不少来自江南的稿件也雪花似的飞向《新报》编辑部,从各个角度夸赞(吹嘘)南京这次七夕的乞巧会,或者该说是随之揭开序幕的江南文化展。
江南这等繁华富贵之地,民风比之别处要开放许多,平日里女子便能出门游玩,碰上七夕这个女儿节更是纷纷结伴出行。
而这一天的乞巧会添了许多新鲜名目,比如各大布坊、成衣坊联合举办的展会,这展会上不仅将展出各式各样的布料与成衣,还有可凭集章册子入园观看成衣展。
游人们把乞巧会上各种名目的活动参与下来,很快被各种各样时新商品晃花了眼,一个没留神钱袋子都被掏空了!
连那些平日里买不起绫罗绸缎的小老百姓,都忍不住趁着商家搞促销活动买点零碎布头回去给家里人做绢花荷包之类的小物件。
负责跑腿送货的伙计这些天分外忙碌,一个两个满脸喜气地把货物送到客人家里,争取能趁这个机会多拿些赏钱。
这次乞巧会上选出了一批手格外巧的绣娘、织娘作为重点表彰对象,她们拿来的参赛作品已经被重金拍卖出去。
如果拍下作品的人愿意的话,等展馆正式落成后可以把它们送去展出三个月再取回。舍得花这个钱的,有几个是真正冲着作品来的?自是都表示要把这些作品送去展出。
这批靠自己手艺脱颖而出的绣娘、织娘们不仅拿到了一笔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巨额钱财,还一下子名扬应天府。其中有些没嫁人的几乎是从第二天起就被媒人频繁登门,连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还有人写文章的角度别出心裁,不去写绣娘的手有多巧,也不去写成衣展有多热闹,反而写起展会的布置来。
据说那展会布局是由王小状元亲自拟定的,展台左侧长廊展现的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光辉过往,右侧长廊展示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峥嵘历史,展台上背后则写着铿锵有力的四个大字:还看今朝!
这小小的桑蚕吐出的丝曾通过陆上或海上传到世界各地去,引得许多不懂得侍弄桑蚕的国家为之痴狂。只不过这已经是过去的辉煌了,江南织造业决不能满足于眼前的安逸,方方面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