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番外三(6 / 9)
了。”
宋夫子再三道:“那也比你在村里好点,给你学生还还债。我听说如今汴京那边都在说什么良种,便是种田,咱们也要当最厉害那个。”
当然,两人还是决定瞒着戚一舟,让他知道真相,也无力回天,反而会给他带来伤害。
戚一舟没想到两位夫子竟然帮他还清欠款,可他当时再也没读书的心思,只是一门心思种田。
不过家里是给别人当佃户的,就算种田,其实也攒不了什么钱。
事情转机,发生在当年的五月份。
昌盛四十年九月,在戚一舟回乡认命后两个月后,官学那边又送消息过来,说当时卷子判误了,戚一舟可以进到县学里面。
为了给他补偿,还愿意给他减免学费,成绩也要排在最后一名,就是第二十名。
戚一舟欣喜若狂,可夫子却有点懵,他学生不了解真相,但他知道啊。
更知道他的成绩是可以排第一的,更知道王知县儿子占了他名额。
这会让他过去干什么?
而且他过去,早晚会知道真相吧。
夫子给宋夫子写信,那边也迟迟没有回音,看来那边肯定又被控制住。
这边见戚一舟打包行李,夫子到底还是说了真相。
把王知县儿子顶替他成绩的事说了出来,戚一舟知道自己能拿第一顿时高兴,又知道真相忍不住哭泣。
不过犹豫再三,戚一舟还是决定过去,只要能让他去读书,让他参加科举,他就可以当这些事没发生过。
越王勾践当初能卧薪尝胆,他为何不能。
夫子既感慨学生的意志,也心疼他受到的不公,最后道:“实在不行就回来,千万不可伤了自己。”
但戚一舟到现在还认为,这是他做过最错误的一个决定。
他如愿进了官学,对那件事装作毫不知情,王知县的儿子刚开始还有点害怕,最后见他“不知道”,竟然开始欺负。
欺负没几天,又勾肩搭背。
可戚一舟知道,官学大多数人都看不起他,因为他穷,他还不会讨好达官贵人。
不过他觉得,只要能学习,那就行。
至少宋夫子对他真的很好,而且官学真的不收他的学费,他只要赚够吃饭的钱就好。
这样清苦的日子,苦是苦的,但也有盼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