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番外九(7 / 8)
些夸张的地步。
玉敬泉有时候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身上的潜力那么大,竟然能做那么多事。
他的娘子也是同样厉害,自己跟人撑起香粉作坊。
那时候玉家湖的人见到他们一家,只有求饶的份,虽然他什么也没做,那些人已经害怕了。
玉敬泉也算实现当初的心愿,一家人平平安安,不用再害怕冬日。
他老娘走的时候,也是笑着离开的,毕竟最后的二三十年无病无痛,家里还有人伺候,走的时候也高寿。
老年之后,玉敬泉就回到扶江县守孝,那会他已经位居朝中正四品京官的位置,年纪也到六七十,干脆直接致仕。
玉敬泉没想到,他也会被皇上再三挽留,最后看他去意已决,这才点头。
毕竟守孝确实是大事。
玉敬泉回乡之前,自然还去见了纪炀,两人其实无需多说,都是多年的好友了。
但玉敬泉心里真心感谢纪炀,如果不是他,自己怎么可能在朝中担当要职,又怎么会成为正式官员。
他当初只是想自己买几亩耕田,好好养家糊口。
最后却掌管良种司,让天下人都有粮食户口,这其中的差距,不可谓不大。
回家休息的时候,他跟娘子还是住在扶江县,在县城买了栋小宅子居住,再也没有回玉家湖。
其实他对玉家湖已经没什么恨了,倒不是说原谅他们做的那些事,而是他永远都不会原谅,并且也不在意。
那些人的愚昧是正常的,他又何必在乎再跟他们生气。
可要是说回去,那又不可能。
之后玉敬泉还遇到他做过事的粮食铺子的老板,那个老板也是白发老人,但还记得当年的事,他也没想到玉敬泉之后会有这样的际遇。
这个粮食铺子老板,也跟他说的一样,早就开了分店,如今最大的买卖是运粮卖到海外小国,每年挣得盆满钵满,当然家里的生意已经交给儿孙们打理。
玉敬泉还去过之前那个老知县的家乡,知道老知县走之前还在旅游,写了许多游记,甚至还在想,若老知县晚出生几十年,会不会更开心。
因为现在的轮船火车,会更方便旅游。
以后的很多年里,玉敬泉一家都在扶江县生活,他身上官职虽然没了,可周围官员都对他毕恭毕敬,每年秋季丰收的时候,还会请他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