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3 / 6)
的家人,他们或多或少,甚至长期,接受父亲/儿孙曾经的上官的抚泽。
他们甚至很多都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村落,村内都是和他们一样的人,连村长都是杨延宗上面安排下来的。
这次杨延宗自立门户,他们都决心跟着迁移,舍弃熟悉的家园和故土,不远辛苦千里迢迢跟过来了。
为了安置他们,郑南郊区正在密锣紧鼓兴建着房舍作移民新乡。
这事交给旁人杨延宗是不放心的,最后苏瓷亲自接过来了。
从划地到建房,从安置到入籍,都是她一手一脚亲自安排的。
房舍用的是青砖,院墙和畜生圈用是土胚和篱笆,没有建得特别好,但也一点不差,保持和附近乡镇差不多的水平,苏瓷连日后融入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杨延宗回来后,还特地抽时间亲自看了一次,苏瓷没问他满意不满意,但他目中流露的愉悦从没在她面前掩饰过,那心情也是一连保持晴好了很多天。
……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颜氏终于去世了。
本来老大夫说,哪怕服过药也远不至于如此,但颜姨娘和杨延信在她面前身死对颜氏的打击太大了,那天过后其实她就病了,病得还挺重的,之后药也停了,但最后今年她还是病逝了。
杨延宗得知的消息后沉默了片刻,之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杨延宗兄弟就一个亲娘,不能凭空消失,索性就正常发丧,白事不繁不简,颜氏最后葬在郑南东郊的枫平山。
枫平山很高,是西南与郑中交界的大山脉云仓岭的支脉,进了郑南城地界,大半个郊区都能看见它。
车轮辘辘,这天从西郊码头回来尚早,经过枫平山不远时,挂起的车帘刚好对着那边,苏瓷见杨延宗看着颜氏新坟方向有些沉默,她把调皮捣蛋的儿子塞进他怀里,笑嘻嘻地说:“去新乡看看吗?差不多都建好了。”
距离杨延宗上次去看,又过来三个月。
古代房子建得挺快的,经过大半年的建设,现在一乡四镇二十八个村子已经全部建好了。
新乡东接宿乡,南邻桐乡和郊道,据底下的人禀,大家和两边乡民都融合得挺好的。
车夫轻甩空鞭,啪啪车头调转往另一边去了。
离得远远,便看见簇新的房舍和平整的乡道。
马车沓沓沿着碎石子路,不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