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大刀阔斧行动起来了别人也许无能为力……(6 / 7)
录:
“杀猫案发生时,恰巧是姚青田被学校辞退的时间段。
“之后姚青田搬家到陈晓米律师所在社区,在追读聂威言的文章同时,他还常去观看庭审。我和岳哥讨论过这一点,也咨询过犯罪心理学专家Tannen,凶手很可能是在通过这两种行为,寻找受害者。
“报纸上刊登的犯了法却没能伏法的人,法庭里没能被定罪的被告。”
家怡记号笔微停,又继续道:
“姚青田脚的尺寸与凶手一致;
“医院登记的血型一致;
“五官、姿态和发型都与凶手被拍到的高糊照片十分贴近;
“身高、身材等皆与侧写一致;
“作案时间有;
“且专家Tannen与姚青田之前的同事老师沟通过,对姚青田做的侧写画像也得出‘姚青田有错必罚到几近偏执’的结论,与案件的凶手几乎完全重叠。
“岳哥也认为,一个人如果在查案的过程中进入了警方的视野范围,成为凶嫌,各项信息又都与凶手一致,那么他往往就是凶手——真实世界没有那么多反转,只能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证据。
“虽然在Joe被杀案中,姚青田有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但昨晚通宵讨论过后,我们也有了一些猜测:
“1、ptu警员和我们轮班盯梢姚青田时,他许多世界都显示在家里。但以我们的距离,根本看不清那到底真的是他本人坐在书桌前,还是只是个充气人偶。就算我们使用望远镜,但姚青田家的窗口长年蒙一层厚纱,对我们的视野是有非常大的干扰的。
“2、姚青田所住大厦来往人很杂,每天有许多陌生人往来。现在我们怀疑姚青田可能乔装打扮过后出入大厦,瞒过了我们的眼睛。毕竟现在是冬天,每个人都穿得很多很厚,男扮女装,男人扮成臃肿的老人,都不容易被识破,更何况姚青田身材本就清瘦,也不算很高,很要伪装。
“3、或者凶手摸准了我们换班的时间,在我们的跟踪小队换班的间隙等,趁机溜走……”
大家一一做着记录,站在门口的刘警司也抱着胸听得认真,他不仅被易家怡说服,甚至还有一句话可以作为易家怡的理由讲出来,那就是在没有其他线索的时候,警方可以按照过去的线索再做二次筛查和追踪,这是许多案子被侦破的方法——往往没有新的线索,就代表着过去的线索其实没有问题,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