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给我争口气,天下人……(8 / 10)
严兰生,剩下的佐长史、咨议郎等位置,便任凭卫令公去安排吧。
若南朝廷的夫子们得知卫觎在北边名统未立,便已经开始热热闹闹地封官赐爵,大抵会愤懑欲绝。
谁让他们不敢过江,这算什么,令其忧郁之事还在后头。
“徐先生,”簪缨转头问道,“南廷如今对洛阳的态度模棱两可,暗中也在调集水师,军中有何举措?”
谈过了文政,自然要过问军事。军政归卫觎管辖,簪缨不会指手画脚,但她想尽可能窥其全豹,心里有个分寸。
徐寔才欲开口,一起在听的卫觎动了下睫,命道:“拿张舆图来。”
徐寔老实地闭上嘴,房璇右很快将案上的军舆图送到上座。
卫觎铺在簪缨跟前,语气柔和道:“你怎么想?”
簪缨看他一眼,又低头看图。她早已不是那个视舆图山川画线如蚯蚓的懵懂女孩,游刃有余地总揽南北江河局势,很快,拈了枚未开壳的白果落在一处。
从容沉定的两个字。
“取蜀。”
卫觎目含精熠光芒,薄唇微动。
徐寔险些抚掌而起,快色道:“不谋而合!娘子亦觉蜀地可攻。”
他还以为唐娘子慈柔,只愿文取,不愿构兵相图。
簪缨盯着地图上的那片巴蜀腹地,道:“从前蜀王坐镇在此,可保一方安稳,同时把控长江上游不出闪失。而今晋帝病危,蜀王领亲兵流连在建康不去,想是对那张曾经擦肩的皇座有了想法。人起了贪利之心,便会分心盲目,一旦分心,难免顾此失彼。蜀地今正空虚,若能趁虚而入打下来,切断建康的强援,大业可图。”
她仿佛猜得透徐寔的想法,抬头对军师一笑,“先生别把我当了圣人,能兵不血刃,自然好,但若无视南北对峙下去的隐患,再拖出个百年划江分治,分裂国土,遗患的还是后人。”
唯一的问题是,想要过蜀,先得过横栏在前的荆州这一关。
“观白?”她转头低问,洁白的侧颈在透进阳光的窗格下闪着煦光,卫觎眼波雾起,思绪一瞬便飘到不知哪里了,捻了捻指,强自扯回来。
他道:“我会亲自给谢世叔去信,邀他面谈,向他借道。他若不愿来洛阳,便折中在洛阳和襄樊两地间选个地方。他若肯赴会,便说明他心中也在摇摆,尚有得谈。”
“若是谈不拢?”簪缨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